中小企業成長規劃發布,廣東LED備受關注
摘要: 《“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提出五項主要任務:一是增強創業創新活力和吸納就業能力,二是優化中小企業結構,三是提高“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四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第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暨中泰中小企業博覽會昨日閉幕。本屆博覽會得到亞歐會議48個成員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34個國家和地區3040家企業參展。前來參觀、洽談的專業客商超過8萬人,觀眾超過23萬人次。
首創競爭性招展模式、安排千億元的股權融資對接、一眾民企積極謀劃股權融資,登陸創業板……在推動中國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議題下,本屆博覽會涌現了眾多發展創富的火花,搭建了合作共進的溝通平臺。記者從中小企業股權融資論壇上獲悉,上半年中小企獲得創投資金達20億元。
“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發布
本屆中博會舉辦了13場旨在提升中小企業素質,進行研討、交流、培訓的相關活動,參會人數逾5000人。記者從22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博會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獲悉,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2日正式對外發布《“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級專項規劃。
《“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提出五項主要任務:一是增強創業創新活力和吸納就業能力,二是優化中小企業結構,三是提高“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四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等一批關鍵工程和行動計劃即將啟動。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支持建立和完善4000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培育500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帶動各類社會服務機構開展中小企業服務。預計到“十二五”末,80%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基本形成信息暢通、功能完善、服務協同、資源共享、供需對接便捷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
22日舉行的中小企業信息化論壇上,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官維平表示,“沒有中小企業的平穩發展和信息化,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任務將很難完成。信息化已經成為中小企業保持增長的引擎和助力器。”“新技術、新材料領域將是中小企業試手的天地,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技術,創投的前瞻性和方向感能給中小企業很大幫助。”中山大學教授、中大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合伙人鄭貴輝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有產業化能力,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因此可以說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小企機遇大過挑戰。
上半年中小企獲20億創投資金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小企業股權融資論壇暨項目對接會可謂獨具吸引力,包括德同資本、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軟銀中國、鼎暉投資、紅杉資本等在內的60多家創業投資基金(V C )、私募股權基金(PE )的百余名合伙人和高管人員參會,積極參與融資項目對接活動,為參會中小企業帶來超過1000億元的直接融資機會。來自廣東、上海、黑龍江、河北等地的12家精選企業參加了路演。
“股權融資在為廣大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的同時,也給融資企業帶來了諸如戰略制定、管理優化、財務規劃、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增資服務,有利推動了投資企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林英表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許科敏在會上透露,截至2011年6月,國內的投資機構共728家,管理資產1556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投資29億元,其中對中小企業的投資就達到了20億元。針對中小企業尤其成長型小微企業快速發展階段受資金瓶頸制約,本屆中博會還舉辦了“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銀企對話活動”和“投融資與高成長性民營企業發展論壇”。圍繞“銀十條”、新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政策解讀、金融服務創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加強了金融服務創新的推動普及。
“高盛看好的是內需拉動型產業,如零售業、消費行業、金融、醫療等。我們一貫傾向于做長線,平均持有期不低于4-5年。投資不僅是看項目,也還要看投資人背后的投資人。”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柳青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盈利的空間仍集中在具備爆發性增長潛質的、種子型的企業。
地理縱深
日展區擴一倍,俄羅斯客商看好廣東LED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