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具再回收引起國外照明界關注
摘要: 如今客戶需要的是真正的可持續低能環保照明,雖然燈光設計師可以夸耀自己的照明方案是多么的低能耗,但是卻沒有明確的數據告訴客戶這些燈具是在哪里制造及燈具的大部分組件是否為再生材料,相對于燈泡的能量損耗,使用者更多的是關注其使用的可持續性,因此掌握燈泡自身組件及其材質的資料顯得尤為重要。
燈具再回收利用離不開產品的有效標識
舉例來說,如今客戶需要的是真正的可持續低能環保照明,雖然燈光設計師可以夸耀自己的照明方案是多么的低能耗,但是卻沒有明確的數據告訴客戶這些燈具是在哪里制造及燈具的大部分組件是否為再生材料,相對于燈泡的能量損耗,使用者更多的是關注其使用的可持續性,因此掌握燈泡自身組件及其材質的資料顯得尤為重要。
Kevan Shaw(KSLD設計主管和專業照明設計師協會主管)說:“可持續照明產品的標識仍然是一個急需填充的空白領域,我認為制造商需要為此給予更多的關注,即給出產品的制造和材料信息。”
伊恩魯克斯頓作為Speirs and Major的合伙人很了解收集這類第一手資料有多難,他說:“我們不僅想知道這些產品是在哪里制造、材料來自哪里,同時也想知道這些產品使用過后又去了哪里,它們是如何進行修理和翻新以及回收的?”
當然,歐洲的法律已經很明顯地在推動一些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如WEEE(電子電器廢棄物)規章和EuP(產品能源消耗)規章的頒布,但是要想更好地實現EuP規章的效力就必須更完整地標示出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信息。
一些軟件的開發有效地推進了燈具再回收
一些照明設備制造商開始利用EIME(環境改善簡易)軟件來評估產品,這一軟件集合了數十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函數,一直被索恩照明的設計人員用于評估其產品的環境屬性。
這一軟件的設計能有效預防污染和減少廢物來源,使用它可以控制或減少產品在設計、制造、采購、材料或產品的污染源并有利于材料的再回收利用。這套實現方式包括:
(1)給材料打上標簽——易于分辨材料及拆分產品;
(2)減少所用材料的種類及使用量,盡量用輕質材料包裝;
(3)避免使用有毒物質;
(4)盡量多選擇有利于環境及可循環再造物料(如彩涂鋼);
(5)設計更易于拆分的產品(例如,使用卡扣連接,而不是螺絲),使零件多功能化;
(6)維修可重復使用的部分并回收部分退貨;
(7)保證所用材料通過了ISO14001。
知名品牌對燈具再回收的投入
飛利浦宣布,將撥款20億用于綠色創新,目的是到2015年,其全球的燈具回收量和再生材料的產品相比2009年增加一倍。
歐司朗進行了LED燈生命周期的評估(LCA)研究,這項研究將密切關注整個LED燈的生命周期——多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在燈具的生產、使用和處置方面,以及這整個過程對環境的影響。這項研究除了詳細分析每個生產階段的LED芯片和燈具外殼,還包括如一個燈具從中國生產基地運輸到歐洲安裝地點需用到的所有交通工具。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