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攜多項照明專利尋伯樂
摘要: 據了解,目前照明燈飾行業部分有裝飾性功能的燈具依然存在著笨重、清洗不便、價格昂貴、不節能環保等缺點,且其革新改造仍停留在外觀款式上面,內在部分的創新研發還相當的薄弱。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家認為本就門檻很低的照明業仿造風潮屢禁不止,打假維權事件屢屢發生,理所當然也就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近日,多年來專注于照明業應用技術研發74歲高齡的韓福忠老先生表示,這主要是行業技術革新和企業重視程度上的問題。
我這么大年紀了,家里所有人都不愿意我出來的,而就在家人給我過生日的前四天我跑出來了。我不是為了錢而出來的,我是想給世人留點紀念的東西再離開人世的。因為我特別喜歡這些專利,認為它能更好美化、亮化我們的生活。——韓福忠
據了解,目前照明燈飾行業部分有裝飾性功能的燈具依然存在著笨重、清洗不便、價格昂貴、不節能環保等缺點,且其革新改造仍停留在外觀款式上面,內在部分的創新研發還相當的薄弱。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家認為本就門檻很低的照明業仿造風潮屢禁不止,打假維權事件屢屢發生,理所當然也就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近日,多年來專注于照明業應用技術研發74歲高齡的韓福忠老先生表示,這主要是行業技術革新和企業重視程度上的問題。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最早見于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后人用以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人生七十古來稀。本該在家享受晚年幸福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74歲的韓福忠老先生帶著對照明行業誠摯的熱愛,攜自身發明的多項照明實用新型專利,不遠千里從中國的最北端黑龍江來到中國的最南端廣東,尋求實現自己晚年價值的夢想。近日,韓福忠老先生作客本報,暢談他對照明行業在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上的一些看法,并期望尋求自己心目中的伯樂。
談及專利的發明過程,韓福忠老人更是盡顯寶刀未老之雄風。韓福忠說,他去過很多燈具店和大型酒店看見過多盞豪華吊燈,有的一盞燈竟由50~100個彩燈組成,龐大的燈體占據了大量空間,燈體上的零部件多達千萬件,其效果單調,耗電量極大,價格多在1~15萬元甚至更高,聯想到安裝、保養、維護難度極大,實在不盡人意。為此,他產生了制作一種燈具能夠代替這種大型燈具的想法,經過翻閱資料、構思、設計,在一無資金,二無設備的情況下,憑著自己對電器的愛好和創作熱情及頑強鉆研的精神,憑著自己的一雙手和簡單的工具動手制作,無法辦到的器具就找外協加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了拆,拆了改,經過數千次的實驗,終于使這種投射燈具研制成功,最后獲得多項專利。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為什么說老人是個寶呢?讀了“棄老國”的寓言,我才完全明白過來。
“棄老國”國王為了節省糧食等開支用于培養下一代,規定家里不能養老人,所有老人都丟棄在深山讓其自生自滅。有個年輕人不忍,便把父親藏匿家中。不久,強大的鄰國下了戰書,如果三天內回答不了這四個問題,便興師討伐:一,世上什么東西最寶貴;二,世上什么事情最快樂;三,世上什么味道最美好;四,世上誰的生命最長久?
國王張榜招賢,但未見有人解答,到了第三天,有位年輕人根據父親的指點當眾寫下答案:一,信為第一財;二,正法最快樂;三,實語第一位;四,智慧命最長。但鄰國使者又提出一個新問題,他手里頭拿著一塊檀木,兩頭一樣大小,問大家哪頭是頭哪頭是尾。年輕人看國王和大臣都回答不來,便跑回家請教父親,得到“檀木放在水里,沉的是頭,浮的是尾”的答案。使者很滿意,但還是牽出兩匹長得一模一樣的白馬,問哪匹是母哪匹是崽。年輕人又按照父親的提示拿草給馬吃,認定那匹自己不吃草卻把草推向另一匹的白馬是母馬。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經過了上千年錘煉的說法自然是值得信任的。小的方面說,家里有老人,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家務,看管孩子,管理我們的生活起居。試想,每天在夜幕降臨時跨入小區,抬眼看到自家的屋子燈火通明,那是多么溫暖。父母們在家兢兢業業的付出,讓我們可以安心過自己的日子,對家庭穩定和諧的貢獻決不比年輕人小。大的方面說,能夠在事業上真正用好老人閑置時光里的聰明才智,不僅能夠讓老人的生命重煥青春,也是“伯樂”問鼎江湖的寶貴財富。
千里馬常有 伯樂也常有
韓福忠老人可以說是行業的一匹老“千里馬”,自身擁有深厚的技術功底。據韓福忠老人介紹,他發明的實用新型專利主要是利用光學原理將光源放出的光進行改造。其中一項為“投射各種景象、裝飾、照明花燈”,此燈改變了常規照明模式,即一燈多用,上部能投射出十余種顏色、絢麗多彩的景象、圖案,其產生的夢幻感覺不亞于水晶燈,其簡潔的造型不亞于現代燈。下部光源則有80%露在外面用于日常照明,中間用造型美觀的的燈傘將兩部分隔開。據了解,這種燈適用于多種環境裝飾,美化空間,可在墻面、地面、水面、冰面、舞臺、布景、廣告等方面投射出來。而且該產品主要是通過光學原理和外部結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光變化,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仿造成本較高,可以有效防止仿造侵權。
韓福忠老人還表示,他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部分現代裝飾照明產品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退休這幾年里,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照明光學系統,并成功研發出了這個系列燈具,從基礎理論上出發進行改造。其專利產品存在以下特點:一是節能減材,使制作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耗電量將會是同等效果燈具的1/20,美化效果還更具優勢。其二,制作工藝簡化,方便,節省人力物力。其三,安裝、維護、保養、保潔簡單方便,售后服務簡單。因其新穎性、獨特性等方面優勢,而且在市場上尚屬未面市產品,因此優勢更加突出,商機無限。
最后,韓老先生表示,來中山古鎮正是為了尋找愿意為此投資的廠家,為中國照明燈飾行業帶來更加新穎、富有環保優勢的產品,而這個才是他研發此產品多年的初衷和心愿。
那么,韓福忠老人要尋找的伯樂在哪里呢?
縱覽古今,“千里馬”與“伯樂”失之交臂,“千里馬”與其“伯樂”有幸相遇相知相惜的故事很多。遠一點的,像那劉備三顧茅廬,屈尊降貴,只為博得諸葛亮這一稀世之才;近點說,乾隆帝不因紀昀是一介布衣而看不起他,同樣唯才是用,委以《四庫全書》總纂官的重任……
當今社會,人才濟濟,這樣的故事就更多了。但是,照明行業像韓福忠這樣的“老千里馬”則不多矣。相信韓福忠這匹老千里馬的“黃昏戀”,在大家的關注下會早早到來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