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腦燈技術與市場的發展趨勢
摘要: 表演離不開舞臺,舞臺離不開燈光。而電腦燈作為融合電腦、光學、網絡、機電等現代技術于一體的產物,其強大的功能和先進的技術特性在各類表演中大顯身手,使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使用量也越來越大,大有取代常規普通燈具的趨勢。
隨著人民在精神生活和商業應用上的日益發展,各類電視臺大中型演播廳、歌舞劇院、會堂、體育館、藝術中心、娛樂場所、甚至某些商業推廣秀等各類表演是越來越廣泛豐富。表演離不開舞臺,舞臺離不開燈光。而電腦燈作為融合電腦、光學、網絡、機電等現代技術于一體的產物,其強大的功能和先進的技術特性在各類表演中大顯身手,使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使用量也越來越大,大有取代常規普通燈具的趨勢。
一、電腦燈的起源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隨著各種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燈經由起初的模擬時代變換發展到了今天的數字化“智能型燈光”時代。這種燈具在設計上采用了新的數控傳動、開關電源技術和電腦編程技術。它的特點,一是在光學器件、電子元件、濾色片、圖案等器件的設計加工方面均采用了許多高新技術;二是能大規模集中編程控制。
我國電腦燈光的制造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興起,當時主要是模仿國外產品,產品水平比較低。但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開始要求豐富的高質量的精神文明活動,卡拉OK、迪斯科、歌舞廳等娛樂場所遍地開花。娛樂業的快速發展,大大刺激了專業燈光的需求上升,從而直接帶動了整個燈光行業的第一次飛速發展。然而高端專業燈光市場卻讓具有先進技術和良好工業基礎的歐美發達國家(如丹麥、意大利和美國)生產的電腦燈具所占領。當時整個燈光行業的局面比較混亂:大量生產企業、經銷商、工程商涌現;品牌混戰;行業規則不健全;技術落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不透明;市場消費者缺乏產品知識,其行為也大多屬于沖動型消費。
2000年以后,我國燈光行業的發展規模與發展速度都逐漸進入平穩狀態,市場消費也逐漸理性和成熟,同時,我國國內一些知名燈光企業通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從OEM轉到自有品牌生產;從向發展中國家出口轉到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出口;從高密集勞動力、低利潤產品生產轉到自有知識產權、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生產。這些轉變使企業的生產規模、過程控制、質量管理等企業管理水平進入了量變到質變的良性循環過程。通過幾年的自主創新和民族品牌發展,我國的電腦燈產品在節能環保﹑智能等技術方面已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國產品牌電腦燈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二、電腦燈的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發展,我們必然會面臨國際技術壁壘、產品專利保護、市場規則不斷完善等問題的挑戰,這樣會對一些研發技術薄弱以及自已靠模仿甚至抄襲的企業來說,發展將是舉步維艱,甚至會帶來致命打擊,所以說:“一流企業搞標準”,燈光業同其他行業一樣,標準化、自有知識產權、核心競爭技術、民族品牌已成為行內最迫切的話題之一!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率先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制定專業燈光設備及技術行業標準,令整個專業燈光行業振奮。我們作為演藝設備技術企業,要積極參與和國家標準機構不斷進行對產品的安全環保、節能和專業技術等標準研究及制訂,通過制訂、執行標準的同時,投入資源開發具有核心技術及自我個性的產品,為鞏固發展中國電腦專業燈光技術事業出力。
電腦燈的應用方式將逐步突破沿襲幾十年的傳統模式,使燈光創作走上直接展現自我的道路,使燈具和光束本身也成為藝術欣賞的一部分,直接展示自身的美。電腦燈改變了燈光效果的靜止狀態,使燈光跨入動態藝術表演的行列,使燈光藝術從表現環境的藝術發展成為一種具備自我表演功能的藝術。電腦燈技術正處于數字化、網絡化時代,用戶在安全性、穩定性、擴展性以及使用方便性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多功能、智能化、信息管理的提供集成已成為用戶的追求和首選。網絡化燈具、網絡化控制設備、網絡化管理軟件、自動報警系統、多網合一、聲光電同步等技術在國內、外近期一些大型項目中的成功應用為專業燈光企業帶來新的商機。
展望未來,國內專業電腦燈光市場,需求仍會呈逐年增長趨勢。北京2008年奧運場館建設及相應的城市配套工程建設、上海2010年世博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的申辦成功,全國各地的劇場和其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全國各地興起的城市主題亮化工程,如大型主題演出、主題公園及主題博物館等,已從大城市發展到中小城市,需求潛力巨大。這些將會強烈刺激著對電腦燈光設備的需求,同時也引領我國電腦專業燈光行業下一個發展的高峰!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