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照明業:LED能否點亮新征程?
摘要: 飛利浦燈泡、東芝照明、松下電工等洋品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涌入中國、涌入上海,對很多新生代上海人而言,它們逐漸成為了家用照明的代名詞。上海照明產業走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上海復旦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學術發源地、上海照企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制造發源地。該如何在中國照明史上繼續譜寫自己的輝煌呢?“上海制造”的縮影在照明產業中是沒落?還是重生?
飛利浦燈泡、東芝照明、松下電工等洋品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涌入中國、涌入上海,對很多新生代上海人而言,它們逐漸成為了家用照明的代名詞。上海照明產業走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上海復旦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學術發源地、上海照企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制造發源地。該如何在中國照明史上繼續譜寫自己的輝煌呢?“上海制造”的縮影在照明產業中是沒落?還是重生?
兩個名字 講述中國照明產業前世今生
蔡祖泉,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作為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創始人,開辟了中國在照明領域的系統研究。我國電光源史上第一個氫燈、第一個高壓汞燈、第一個氪燈、第一個長弧氙燈等一系列成果陸續從他手上誕生。他被譽為中國照明之父。
上海亞明燈泡廠,前身亞浦爾燈泡廠。1923年成立于浦江西側,以讓中國人用上自己制造的燈泡為追求,打破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奇異”燈泡一家壟斷的照明市場。上海生產的“亞”字牌燈泡曾經照亮了天安門廣場、照亮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照亮了八達嶺長城以及全國各個重要的標志性建筑物。上海亞浦爾,中國民族照明企業的發端。上海亞明,中國現代照明企業的鼻祖。
有中國的愛迪生之稱的蔡祖泉教授2009年于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上海亞明燈泡廠也因為市政動遷的需要于02年起逐步分遷至上海近郊嘉定和江蘇省建湖。如今在上海中心城區內,已經看不到有中國照明發源地之稱的亞明燈泡廠和上海燈泡廠的遺跡。如今在新上海人的心目中,已經記不清老一輩上海人為之驕傲的“亞”字牌燈泡。
飛利浦燈泡、東芝照明、松下電工等洋品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涌入中國、涌入上海,對很多新生代上海人而言,它們逐漸成為了家用照明的代名詞。上海照明產業走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上海復旦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學術發源地、上海照企作為中國照明產業的制造發源地。該如何在中國照明史上繼續譜寫自己的輝煌呢?
涅槃重生 LED續航上海照明產業
當上海照明企業逐步外退至長三角地區時,90年代晚期于廣東中山崛起的歐普照明憑借節能燈產品一舉攻克市場,發展至今儼然成為了中國照明第一品牌。珠三角照明產業基地和長三角照明產業基地遙相輝映,構成了比翼雙飛的中國照明產業格局。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