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市場問題重重,LED產業如何突圍?
摘要: 這是一個看似前途無量的巨大市場,然而像大多數快速成長起來的新興產業一樣,關鍵技術儲備欠缺,持續競爭力培育不夠,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同質化競爭加劇,產品良莠不齊……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
中科院的探索
企業家所想,也恰是中科院科學家所做。“LED產業發展很快,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幾乎同步。”白春禮說,“中科院要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減少重復布局,按照新思路開展工作。遵循全國科技創新大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我們要讓市場決定研發導向,而不是無的放矢。”
從“十五”開始,中科院在產業鏈各關鍵技術環節上都進行了相應布局,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在院企協同創新方面也取得了諸多成績。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與福建中科萬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合作,采用特種陶瓷封裝技術,實現了231lm/W可產業化的全球領先的光源光效。
在推動海峽兩岸LED技術交流制度化和常態化方面,中科院作出了積極的嘗試。2011年9月,在海西院等的推動下,海峽兩岸首次實現了LED標準的互認。
這傳遞了一個令人興奮的信號。中科院院士洪茂椿說:“大陸和臺灣地區LED產業和技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我們正通過信息交流、標準互認、專利共享、合作研究等方式共同加速產業發展,搶占國際市場。”
繼2006年中科院成立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后,2011年,該中心又籌建了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建成后,將成為一個跨學科、跨行業聯合的開放式平臺。
打造這樣一個LED航母還有另一層深意。中科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主任李晉閩說:“中科院研究LED的人雖多,但研發力量相對分散,前瞻性的研究部署也相對薄弱。我們需要整合資源,實現跨所聯合攻關;同時進行前瞻部署,改變過去"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局面,力爭在可見光通訊等技術上取得突破。”
而這也正是官勇等企業家夢寐以求的。“LED發展急需一個國家級平臺,針對企業共同的技術瓶頸,面向企業的未來需求,帶領中國企業"與狼共舞"。”
許多業內人士稱,2012年是LED照明產業重新洗牌的一年。這對后起的中國來說,一切都顯得尤為關鍵。正如官勇所盼望的那樣:“LED照明,技術上尚處于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市場卻已進入群雄爭霸的戰國格局。我們要通過合縱、連橫,在世界上推出幾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強企。”
而白春禮則想得更遠:“中科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在更多領域以產業化需求為牽引,明晰定位,凝練目標,建立和完善多種類型的產業協同創新機制,產出更多優秀成果,服務國家,造福人民。”
文章來源:互聯網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