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燦光電18億LED芯片項目彌補產能缺口
摘要: “公司已是國內第二大LED芯片制造商,但是產能只能勉強排到行業前十名。”華燦光電董事會秘書葉愛民在昨日股東大會后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發光二極管(LED)行業面臨短期性的產能過剩,但行業的優勝劣汰過程將去除大批小型低端企業從而釋放空間,公司目前仍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
“公司已是國內第二大LED芯片制造商,但是產能只能勉強排到行業前十名。”華燦光電董事會秘書葉愛民在股東大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發光二極管(LED)行業面臨短期性的產能過剩,但行業的優勝劣汰過程將去除大批小型低端企業從而釋放空間,公司目前仍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
向長三角靠攏
此次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的議案涉及部分變更募投項目,從原計劃投入“第三期LED外延芯片建設項目”中的募集資金9億元中抽取3億元,用于在蘇州設立全資子公司,以此為主體運行新項目“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LED外延芯片建設一期項目”。
事實上這是比較明顯的項目異地分拆。變更后,原武漢募投項目將繼續進行,總投資額仍為13.98億元不變,投入募集資金減少為6億元,自籌資金增加3億元。新項目總投資額18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3億元,占總投資額的16.61%。
葉愛民表示,LED產業及優秀人才大多集中在長三角一帶,在蘇州設立新項目靠近公司的目標銷售區域,并且更有利于公司引進高端技術人才。
產能缺口待彌補
據葉愛民介紹,公司自2011年四季度開始,制作芯片所需的外延片已經實現全部自產,這兩個項目增加外延片產能是為公司制造芯片所做的長遠打算。
資料顯示,2012年上半年華燦光電的芯片銷售數量超過生產入庫數量,并高于去年同期,但是由于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出現下降。葉愛民稱,LED行業在2012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顯露需求增長的態勢,部分臺灣企業生產的LED芯片在臺灣地區消化,給大陸地區留下了一部分市場空間。
“就企業自身的供需情況來看,我們的產能是最不足的。”葉愛民說,“我們也考慮過通過外購解決外延片片源問題,但是在和其他公司接觸中,發現有的外延片品質達不到要求,有的產品價格談不攏,最終我們決定以自產的方式解決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問題。”
總裁劉榕對記者說,上述項目中生產外延片所需的MOCVD設備比前幾年的裝備有明顯改進,主要體現在爐子的性能在不斷提高,占地面積、成本消耗越來越少,折合在產品上的單位成本在下降,折舊有明顯改善。另外,裝備對技術人員現場操作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在降低。
財務結構利于融資
華燦光電的募集資金總額為9.23億元,其中超募資金2255.6萬元已經全部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計劃用9億元的募集資金啟動上述兩個總投資額共計約32億元的項目,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
葉愛民對記者解釋說,公司計劃主要通過銀行借款來解決上述項目的資金問題。華燦光電2012年中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僅為13%,公司尚有較大的融資空間。“我們測算過,即使其余資金全部通過銀行貸款解決,資產負債率也在合理水平。”
至于銀行貸款產生的財務費用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葉愛民表示,等到公司明年下半年開始進行銀行融資的時候,新項目預計已經可以開始釋放部分產能了,“募集資金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公司肯定會謹慎進行產能擴張”。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