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發(fā)明者談LED的歷史與未來
摘要: 從整體上來說,LED正開始接管照明市場,從特殊照明到所有類型的照明都是如此。就現(xiàn)在而言,整個世界都在使用形式和顏色各異的LED。
尼克·何倫亞克在1962年發(fā)明了第一種可見光發(fā)光二極管
在50年以前的1962年,尼克·何倫亞克(Nick Holonyak Jr.)及其在通用電氣的團隊發(fā)明了發(fā)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雖然時至今日LED光已經(jīng)幾乎是無處不在——從橋梁到車頭燈再到鑰匙扣手電筒,都使用看起來比太陽還要明亮的LED光——但其最初的開發(fā)則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彼此競爭的研究工作。在當時,LED是另一種開拓性技術——激光——的直接結果,而在隨后的日子里,LED一直都在繼續(xù)演進,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我們家里的照明光源,還被用來傳輸我們的數(shù)據(jù)。
記者對現(xiàn)為伊利諾斯大學教授的何倫亞克進行了采訪,向他詢問了LED的歷史,同時也討論了LED的未來。以下是此次專訪的內容摘要:
問:LED最初取得的市場反應是怎樣的?
何倫亞克:當我認識到自己也走在開發(fā)LED的道路上的時候,我已經(jīng)用自己制作的合金在可見激光領域中打敗了整個世界?!蹲x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一名編輯在1963年2月份給我打了電話,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LED最終將覆蓋整個光譜,成為白光的來源。那就是當時發(fā)生的事情,但我覺得這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像是遠沒有50年那么久。
問:激光?
何倫亞克:當時有很多猜測認為,光可能無法具有相干性,就像是微波信號一樣;或者,如果光能具有相干性,人眼也可能看不到,因為在此以前人眼一直都只能看到非相干光。
雖然其他人都認為紅寶石不能成為一種光源,但一位名為希歐多爾·梅曼(Theodore Maiman)的科學家當時提出了一個想法,即紅寶石能被用作微波激射器,但沒人曾利用紅寶石制作出激光。他最終取得了成功,我想那應該是在1960年5月份,當時他演示了一束激光是如何生成的。在他展示了第一束激光以后,所有一切都開始掙脫樊籠。
在1962年,羅伯特·萊迪克(Robert Rediker)領導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ies)稱,他們制造了一種能發(fā)射許多自發(fā)光的二極管,而且能使用這種二極管來發(fā)射紅外i線信號。當他們在該年7月份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發(fā)布有關這種二極管的報告時,我們許多人都說,是否有可能將其變成相干光,比如說激光?
問:這與梅曼已經(jīng)做過的事情有什么區(qū)別嗎?
何倫亞克:就梅曼的激光而言,那是一種類似于在照相時使用的閃光。你可以釋放出一束強烈的白光,然后這束白光被紅寶石棒吸收,然后紅寶石棒把所有紅色鉻原子都提升到更高的狀態(tài),再釋放出來,就變成了一束激光。那是一個初級過程推動次級過程的程序。你所看到的所有光線都是熱源,而熱能讓原子輕輕震動,從而釋放出某種光線。與其說它是照射器,倒不如說是加熱器更好一些。
我所說的激光則是從一端進入,然后從另一端出來的光線,在這一路程中它本身就是光線生成器,那就是二極管激光。
問:最初的LED有多大?
何倫亞克:非常小。當然,你可以讓其變得更大一些,而且人們也已經(jīng)這樣做了。你知道,在半導體能應用的領域中,半導體總是會勝出,橫掃普通的電子產(chǎn)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