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店叫好不叫座 LED照明終端渠道該何去何從?
摘要: 我們的上游芯片光效提升了,價格下降了,政府利好政策出臺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LED照明,市場愈發明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我們的業績卻在下滑,利潤正在不斷被壓榨。同時,產品庫存大量積壓,遲遲不能變現,企業直呼hold不住。
直營店模式企業壓力大
直營店模式可以拋開代理商和經銷商環節,企業對于產品價格管控、經營管理、流通成本等方面更具主動性和靈活性。“直營店的模式,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間。”但重慶城外城燈飾城總經理李式進強調,盡管后續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是前期的巨大投入,對于現階段的LED照明企業來說,多少有點負擔不起。
晶藍德燈飾總經理劉世全曾給記者算過一筆賬:“如果算上店鋪租金、裝修費用、人工成本等,每家直營店的費用應該在20萬以上,如果開設10家就是200萬元。200萬元對于國內大多數LED中小企業來說,差不多相當于全年的凈利潤了。”
而柏獅光電王鵬則直言企業開設直營店的時機未到。“與開設直營店的薄利,甚至是虧損相比,企業更熱衷于把直營店運營資金投入到工程項目中去,從而獲取更大利潤。”
電商模式愈發受寵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網上購物漸成潮流。對于企業來說,引進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將零級渠道變成現實,實現對終端的直接掌控,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目前,包括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高工LED商城等專業LED燈具電商平臺都已經上線運營。
“目前,LED照明的民用市場還未成氣候,工程渠道還是主流。對于產品的品牌,品質要求還很高,LED照明燈具交易還以線下交易居多。”高工LED商城運營總監何文斌表示,隨著LED民用市場逐漸打開,網絡商城的重要性將日益凸顯。
而對于一些具備資金實力的大型企業來說,電商渠道的建設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加大。“電子商務以其低運營成本,高效的運作方式,覆蓋面廣等特點,已成為同方主要渠道模式之一。”同方照明事業部總經理劉彤表示。
市場競爭形勢逼人 不進則退
業內人士認為,專賣店的建設對于LED照明企業的市場開拓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目前國內零售市場尚未打開,消費者認知不足,工程渠道橫行的大背景下,專賣店的業績還不足以支撐運營開銷,企業不要奢望通過專賣店的建設帶來利潤,目前僅能做品牌的推廣展示。
盡管目前專賣店的運營成本對于部分上市公司以及大型企業集團來說,暫時還不存在資金上的壓力。但作為專賣店的基本要求,企業不光需要有高品質的產品作支撐,更需要豐富的產品線來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而在經銷商層面,LED照明作為未來照明市場的主流,及早選擇品牌進行代理,對于自身建立和維護穩定的客戶群體至關重要。“經銷商選擇代理LED產品,目光要放長遠。”潢達電氣總經理黃學文認為,LED專賣店在短期內盈利不太現實,因此經銷商也必須要耐得住寂寞。
而對于LED企業而言,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逼迫企業不得不快速選擇自己的渠道拓展策略。一方面是品質較好的出口企業受到海外市場需求疲軟影響,陸續開始將市場重心向國內轉移。另一方面,正在積極謀求轉型的傳統照明企業,擁有成熟的品牌影響力和完善的銷售渠道,特別是在專賣店的建設上面,已經將LED照明企業甩在了后面。
“未來三年是國內LED企業渠道建設的關鍵三年。”高工LED CEO張小飛認為,專賣店正是LED照明企業搶占傳統照明企業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萊威光電總經理譚健更斷言,未來兩年內不關注終端渠道建設的企業,將會困難重重。
有些事情,我們不想去做,卻不得不做,而且還得提早做。但對于未來的市場格局和自己能否分得一杯羹,大家都難以胸有成足,專賣店或正是如此。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