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LED產業經營狀況調查
摘要: 廣東是中國LED照明產業的第一重鎮,但是這個新興產業還沒有完全崛起就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一方面是深圳已有四家億元級企業因資金鏈斷裂面臨倒閉,另一方面卻是大量投資仍在蜂擁而至。熱炒之下,LED產業注定將在煎熬中繼續掙扎。
記者了解到,今年深交所打算上市的LED企業有幾十家,大多是因為缺錢想借助上市挺過難關。粗略統計,目前國內共有17家以LED為主營業務上市公司,10多家相關企業等待IPO,具有LED概念的相關上市公司30多家。
一方面是已經有多家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另一方面仍有更多的企業在擠破頭進入這個行業。
“近年來一波波企業進入LED產業,沒賺錢就倒閉并不奇怪,從2010年開始這個行業就已是結構性投資過剩”,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對記者表示,國外市場大型的LED企業也就集中在20余家,但中國一下就發展達到50-60家。
作為當前廣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的LED產業,發展甚是迅猛。僅就廣東省而言,LED上市企業就達20多家,勤上光電、鴻利光電等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總市值超過200億元。惠州、東莞、江門、南海、增城等5個省級LED產業基地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其中,惠州科銳、洲磊科技、中晶LED芯片項目、廣州增城LED外延芯片項目等一批重量級產業投資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其他行業巨頭對此也是趨之如騖。統計顯示,比亞迪、清華同方、彩虹集團、長虹、中國電科集團、中財集團也已經紛紛涉足這一領域。
此前因IPAD商標案名聞天下的深圳唯冠集團董事長楊榮山此前也曾表示,將轉型向LED照明與生物能發電等新能源領域發展,已接受來自國內外上億元投資。楊榮山認為,LED戶外照明將會一個非常大發展空間。
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導致產能過剩。“市場來了,并不表示企業就能做好,LED企業如果半年停止研發,就已落后,目前讓LED行業頭疼就是市場混亂、缺乏大型品牌、口碑不好。”吳玲說。
中山市嘉美之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大客戶部高級經理陳生坦言,整個照明行業今年其實是不容樂觀的,很多企業面臨倒閉,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產能過剩、市場定位不準確、價格競爭大、成本增加等等。
行業競爭仍然集中在低端環節 產業鏈面臨整合
吳玲認為,整個LED行業正處于冬天階段。
據悉,今年8月份以來歐盟、美國、智利等多個國家發布了提高LED燈具進口門檻的TBT通報。歐盟要求,只有能效指數達到0.2以上的定向LED燈和定向熒光燈才能進入歐盟市場,比之前的能效指數要求提高了2.5倍;美國方面則加大LED等測試程序,這無疑給出口LED企業增加了巨額的測試費用成本。
在某網絡購物平臺的LED燈商家價格報數顯示,市場上5W左右LED燈去年可高達百元左右,而今年商家價格上可打五折促銷,這個價格與10余元的節能燈相比依然沒有優勢。
深圳市浩天興電子有限公司的羅軍透露,今年該公司LED產品的價格比起去年下降了10%左右。以一根16瓦的LED日光管為例,去年的價格為75元,今年的價格為68元,下降了10.3%,出口方面的價格也是差不多,下降近10%左右。
“近年來,進入LED的資本非常多,但照明行業其實跟很多行業一樣,進入容易做好難。”南京漢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海峰坦言,LED未來的市場非常大,但真正要達到市場的全面啟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福建福日照明有限公司一業務經理表示,LED行業本身競爭比較大,小型企業有可能撐不下去,但隨著LED技術不斷地升級,預計價格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也會慢慢降下來,使得老百姓更愿意去買。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