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雷談意大利風格的建筑與燈光設計
摘要: 室內空間的每個細節都要不同對待,針對每個區域要有不同的處理手法,將空間個性化,將環境特性化。燈光不僅僅提升了居住的品質,更植入了一種國際化的生活態度。
范嘉雷,出生于意大利,博士注冊建筑師。1995 年畢業于熱那亞大學,畢業后曾參與意大利熱那亞古城重建和 NUOVI LIGURE 地區 CAMBIASO 城堡的重建設計。2001 年被委派中國,之后 10年投身于中國照明設計行業,2003 年成立普洛特思照明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總經理。
記者:作為一名意大利注冊建筑師,您在燈光設計領域從事了多久?
【Mr. Fezia】:近十五年,在從事意大利和中國的建筑燈光中,得到了很多的經驗。
記者:您來自意大利,能否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不同風格的意大利建筑燈光設計是如何詮釋的?
【Mr. Fezia】:意大利以及西歐的建筑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演變:從早期的基督教風格,拜占庭風格,到羅馬式風格,哥特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風格,以及由于文化交換而產生的混合樣式和風格。古老的羅馬風式建筑,如羅馬圓形競技場。建筑是要彰顯古代帝國的榮耀,有很多窗戶,開放空間,十字拱和拱形是主要的造型因素,燈光設計突出拱形,從內透外,體現開放的精神。中世紀的早期建筑嚴肅,陰森,保守,因為那是一段陰暗沉重的時期,所有元素都是閉合的,窗戶很小,燈光要簡潔,洗墻就能體現這種建筑風格。中世紀的晚期,哥德式建筑采用坡度很大的兩柱面,旨在體現建筑高聳入云,當時已經能建到 70 多米高,這是從未有過的建筑挑戰,引人遐想無限接近上帝,建筑里有很多人物植物和動物造型,非常形象化,所以燈光設計可以做一些形象的動態投影效果。
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是希望對基督教有新的理解,不再有棱有角,如 SANCARLINO ROME,這是第一個摒棄了哥德式的尖頂,建筑高度不超過 20 米,主要展現大理石石材的曲線柔美,燈光要表現其柔美的曲線。之后的建筑出現很多的裝飾細節,這種裝潢風格稱為巴洛克建筑,燈光不需要太強烈,要柔和一些,因為建筑本身已經很復雜,燈光不能反客為主,同時,隱藏光源和防眩光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20 世紀,建筑回歸古典主義的同時有新的變革,立柱,窗戶,屋頂,還是羅馬風式,但是結合了混凝土,金屬的建筑材料和 LED 光源的運用。
記者:之前我們是對意大利不同時期不同建筑風格的燈光演繹,現在您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您在中國的經驗嗎?
【Mr. Fezia】:我例舉一下在中國杭州的兩個主要案例。西溪濕地這個項目是一個旅游綜合體,我們希望這個燈光設計是要賦予這個項目一個特別的標簽,設計要體現濕地的個性和獨特的定位。濕地具有湖泊和池塘交錯縱橫的主要特色,燈光表現的是千湖千鏡,凸顯水景照明。對燈具產品的使用中,希望能借助濾光器,透鏡改變光束角,造成折射及反射,形成一種夢幻的浪漫感覺。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融會貫通,用意大利的審美來演繹亞洲建筑的精髓,如西溪濕地的杭州悅榕莊酒店,就是立意本土風情,含蓄內斂,琥珀色色溫主題,體現江南建筑的迷離韻味。
第二個案例是錢江新城的總體規劃。錢江新城是一個新城,有其特征和規劃的理性邏輯,不像香港維多利亞港有近百年的發展,不同建筑的燈光設計很絢麗,樓宇之間可以允許沒有太多的關聯和統一,因為那是有歷史的,而一個新城,如果沒有規劃,就會凌亂無章,所以,區別于其它的投標單位,我們不是馬上從技術著手,多少米之間設置一個路燈,泛光和景觀設計的色溫和照度該有什么標準,而是試圖探索,規劃師和建筑師設計隱藏的理性邏輯,找到了規劃設計的分形原則。當你面對一個枝繁葉茂的大樹無從下手時,你要善于發現一片樹葉的紋理和整棵大樹上所有樹葉的紋理是類似的,所以錢江新城局部和整體是有很強的關聯性的,遵循規劃的原則進行燈光設計,才能避免之后城市亮化的詬病。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的建筑照明會有什么樣新的革命?
【Mr. Fezia】: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三維、四維技術的成熟,“步入三維空間”,會是接下來的一個新的燈光設計命題。
頂級豪宅照明賞析
蘇州仁恒別墅項目占據蘇州園區內絕佳的11.52 平方公里的原生湖景,規劃有現代東方風格的22 棟島居獨棟電梯別墅及1 棟社區會所,直面中國第一大城市內湖——獨墅湖。整個地塊呈獨立島嶼狀,四面環水,僅有一橋與外界相連,除具有豐富的天然景觀資源,坐享天賦無價的千米私家湖岸。該項目主要面對蘇州乃至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的高端富豪級階層,并創造長三角首席億元高端豪宅純獨棟社區,目前均價為20 萬元/平方米,成交總額超過20 億人民幣。
普洛特思作為豪宅別墅的燈光設計方,始終遵循一定的原則,旨在重新定義空間布局與建筑元素,為整體結構增添一個附加值。照明不喧賓奪主,含蓄表現建筑風格的同時,突出重點照明、功能照明又不乏藝術美感。
室外:我們建議的風格為現代風,所以照明的主旨、整體的燈光必須為微妙、柔和,以期獲得視覺愉悅舒適的效果。但是,即使燈具本身有自己的設計及樣式,也必須是獨特、高雅的。
室內:結合燈具特點及功能性元素,我們想要創造一種獨一無二的室內空間感。多數都為“間接”照明,也就是說當所有燈具都需被安裝暴露在外時,我們嘗試盡可能地隱藏燈具,它們就會變成一種特別的藝術,像雕塑品一樣。在這種環境條件下,何種光源的運用已不是最重要的,無需特別挑選節能型或 LED 光源,更值得關注的應該是燈光的品質,有時候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傳統鎢絲燈也可以營造出別樣的魅力。
總之,室內空間的每個細節都要不同對待,針對每個區域要有不同的處理手法,將空間個性化,將環境特性化。
燈光不僅僅提升了居住的品質,更植入了一種國際化的生活態度。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