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看買燈論流明:普及非易事 任務尚艱巨
摘要: 阿拉丁照明新聞網記者就美國把流明作為衡量下一代燈泡標準的熱點與協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普遍認為,隨著光源的不斷升級,這是一項較好的政策導向。但是,由于瓦數深入人心,未來除了必要的科普教育和媒體的宣傳外,關鍵還要政府的規范、標準及時出臺。
日前據媒體披露,美國將從今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新政策——把亮度作為衡量下一代燈泡的標準。在不同的國度乃至全現今世界范圍內,對于計量單位的應用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慣性。但這跟老一輩人論重量喜歡用“斤”,而新時代人喜歡用“克”還是有不一樣。用“流明”來衡量下一代燈泡標準的新政策出臺,并不是一次計量單位的簡單置換。阿拉丁照明新聞網記者就此熱點與協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普遍認為,隨著光源的不斷升級,這是一項較好的政策導向。但是,由于瓦數深入人心,未來除了必要的科普教育和媒體的宣傳外,關鍵還要政府的規范、標準及時出臺。
本文受訪嘉賓:
陳燕生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
全 健 廣東照明電器協會會長
陳程章 吉林照明學會秘書長
劉 俊 光亞資深評論員
陳燕生:“瓦特”衡量耗能的大小,流明衡量光通量的大小,兩者對于消費者買燈都具體一定的參考價值。我國的燈泡等照明產品上,一直要求標注燈泡的瓦數和流明數,不同的是,瓦數標注在顯眼的位置,字體較大,美國等北美國家的新政策,是將流明這一單位的標注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會對燈具產品的標注和標志產生影響。
但是,盡管目前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已經實施新的燈具計量單位,但目前在歐洲、亞洲等地區,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瓦數計量方式,尤其是歐洲,對全球照明產業的影響舉足輕重,尤其經過近百年的宣傳,瓦數的概念在全社會非常深入人心,因此要普及流明這一新概念,必須從宣傳做起,這將是頗為艱巨的任務。所以未來流明到底是否會在全球普及,仍然要觀察和等待。
全健:這是比較好的政策導向。用“流明”代替“瓦”是針對LED現今的發展狀態下提出來的概念。現在我們都習慣了使用“瓦”作為單位,按照每瓦做出來的燈,它的效率是不一樣的,有的燈做得好,流明數就高,做得不好,流明數就低,實際上我們要的是流明的效果,而不是瓦數的多少,所以這將會是順應一個比較好的國際趨向。
據我所知,從去年開始,在我們的專業內就開始有流行這種提法,可是普及起來還是不大理想,老百姓都不懂得這個概念。要普及這個全新概念,只能先從專業做起,再到大眾推廣,從開展普及教育這一塊著手,將普及與引導消費雙管齊下。
陳程章:實施流明計量之后,對于燈具產品的質量,可以進行直觀比較。消費者要的是“光”的數量。人們買燈泡,建立照明空間,都希望以小的成本(能耗)得到較多的光照。由此,一利于消費者:二利于推動電光源產業的技術進步,三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節能、環保,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是節能環保的重要措施和進步。但不能否認歷史上使用“瓦數”的合理性。最早的電光源是白熾燈,是熱輻射光源,耗電多少,基本反映發光量,而且直觀,便于掌握和計量。現在出現了鹵鎢燈、緊湊型熒光燈(俗稱節能燈)、LED等多種電光源,耗能多少不正比例反映光通量,用“流明”做衡量下一代燈泡照明度標準就勢在必行了。
要普及流明這一新概念,除了必要的科普教育和大眾媒體的宣傳外,關鍵是政府的規范、標準及時出臺。不能奢求每個照明需求者都是照明的行家 ,消費大眾消費心理主要是從眾心態,關鍵是政策引導。
光亞資深評論員劉俊:相同功率的燈泡,由于光源不同、生產廠家不同,亮度也將不同。例如,每個廠家都能做到同樣9W功率的LED球泡燈,但是光效未必都能做到900流明。這也就意味著,當消費者和終端用戶在選擇不同燈具時,除了看功率大小,還會比較光通量。
不過,流明畢竟是非常專業的術語,并且也如同虛標功率情況一樣,光通量需要通過積分球等專業儀器進行測試,即使是專業人士也很難用肉眼評判實際光通量與產品包裝規格上標明的是否一致,所以,讓消費者接受“流明”還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此舉改變了百年來的規則,是人類電光源發展歷史上進步的體現,從政府引導角度上看,為照明廠家提供了鞭策,廠家為掌握更大的競爭優勢,將不得不把更多的研發和生產精力投放在光效上,這樣為照明行業提高技術門檻、避免以次充好和魚目混珠、改善行業環境提供了契機,同時為推動淘汰白熾燈和節能減排提供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阿拉丁“光”點:用“流明”替代“瓦”,看似一個無傷大雅的單位簡單置換,當中卻蘊涵著耐人尋味的意義。在物價高漲的今天,人們購物掛在嘴邊的是“性價比”,花適當的錢買合適的物。如今燈泡亦然。“流明”實際上體現的是一只燈泡的質量,它取代“瓦數”成為衡量下一代燈泡照明度的標準,在外包裝上加以強調,目的在于促使人們在選購燈泡的時候,也開始注重 “性能比”。以“瓦數”判斷照明度的方式對于白熾燈而言或許適用,但是節能時代的來臨,日后的制造商必然會生產越來越節能的低瓦數燈泡,以達到節能的效果。故由看“瓦數”到看“流明”雖只是變換概念,但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消費者節能的觀念。
在“瓦數”深入人心的現實下,若能如專家建議,由商務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成立燈泡標簽換代的聯合工作組,負責我國生產、內銷和出口的各種燈泡標簽換代的組織協調工作,并組織相關專家編寫燈泡的瓦數與流明數的對照表和相關資料,使消費者和照明工程設計者在選用燈時有數據參考,或能加快流明在全社會的普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