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發展勢頭猛烈 跨國并購迎最好時機
摘要: 進入2012年,并購勢頭更加猛烈,很多收購對象都是全球一流企業。中國照明企業的并購潮無疑將影響中國照明行業乃至整個世界照明產業的格局。但與此同時,也要提醒中國照明企業到海外投資或收購外資企業時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不要盲目抄底。
整合就是力量,而收購兼并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跨國并購是快速實現資本積累、資源占有、市場擴張的一種重要途徑。在LED照明時代來臨的前夕,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搶占行將放大的LED照明市場,這已然成為燈飾照明行業人士的共識。歐債危機爆發后歐洲各國普遍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這為中國照明企業提供了絕好的海外并購機遇。基于此,2011年,中國LED照明企業并購潮風起云涌,刮起一股“LED并購旋風”。進入2012年,并購勢頭更加猛烈,很多收購對象都是全球一流企業。中國照明企業的并購潮無疑將影響中國照明行業乃至整個世界照明產業的格局。但與此同時,也要提醒中國照明企業到海外投資或收購外資企業時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不要盲目抄底。
國際環境:跨國并購迎來最好時機
中國企業參與跨國并購還只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1992年~2000年,出現了第一個對外投資的高峰,自2000年我國加人WTO后,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開始了第二波高峰。第一階段主要是嘗試性的,并購的規模不大。第二階段并購高峰迭起,中國企業才意識到只有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當中才能有更強的生存能力。我國最初走出去的企業是以聯想、TCL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家電企業,緊隨其后,汽車行業和金融業在2006年和2007年展開了一系列并購,在市場上引人矚目。與此同時,石油、礦產等資源類企業,也成為國際并購市場上的一股中國力量。但在新一輪并購熱潮中,中國企業并購對象的范圍已經大大拓展,視野更加開闊。工程機械、汽車、消費品,甚至奢侈品領域,都不斷傳來中國企業并購的消息。從2010年開始,中國照明行業也逐漸出現在海外收購的名單中。雷士照明、陽光照明、德豪潤達照明等少數品牌企業踏上了跨國收購的征途。
2002年,我國企業以并購方式對外投資額僅有2億美元,2003年達到8.34億美元,增長超過4倍,呈快速上升勢頭。2004年,僅聯想收購IBM個人業務一項交易金額即達17.5億美元。據拉斯漢姆全球咨詢公司測算,2004年我國企業境外并購額達70億美元。據商務部統計,2011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的339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實現直接投資600.7億美元,其中對外收購投資金額為234.28億美元。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數量上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都穩步增長。
進入2012年,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再掀高潮:1月31日,三一重工斥巨資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公司;2月3日,國家電網公司用32億元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股份……
分析家認為,當前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好時機:第一,歐債危機以及美國的金融危機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第二,以往在非洲、拉美和亞洲等一些國家的投資過程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所以在這個時候企業走出去成功率比較高,燈飾照明行業同樣如此。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