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光電成TCL集團利潤增長的主動力
摘要: 日前,TCL集團發布2013年中期業績預告和6月份產品銷量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12%~133%,達到6億~6.6億元,其中華星光電經營性盈利同比大幅提高,成為TCL集團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
當時,華星光電8.5代線的總投資額高達245億元,而且,全球面板廠陷入虧損,風險較大。因此,在合同里,深圳市政府答應提供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其中包括不超過54億元的委托貸款豁免。這一優惠政策的前提是華星光電必須連續達產三個月后,才有資格獲得委貸豁免。
“委托貸款只是形式,實質上是政府補貼。”一位華星光電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豁免的這51億元,主要用于華星光電的項目建設,包括廠房、動力設備等。
截至2013年6月14日,華星光電累計收到深超用于項目建設的委托貸款約51億元,而華星光電也達到了優惠政策所要求的產能條件。2013年6月14日,深超向華星光電發出通知,同意豁免這筆51億元的委托貸款。
由于這筆51億元委托貸款“與資產相關”,而非“與收益相關”。所以按資產使用壽命來逐年攤銷,確認為“遞延收益”,而不是2013年的“當期收益”。
據TCL集團此前公告,51億委托貸款豁免后,預計2013年華星光電將增加收益約3.8億元(自2013年6月14日起計算),2014年至2018年期間每年將增加華星光電收益約7.02億元,剩余12.10億元的補貼金額在2019~2041年按相關資產剩余折舊年限分期平均攤銷。
新一輪“角逐”
在華星光電、京東方打破了國外面板壟斷格局后,為了爭食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三星、LG、夏普等面板巨頭紛至沓來,預計到2015年,國內8.5代線將增至8條。
“全球新增液晶面板產能均在中國,會不會供大于求?我們對此保持謹慎樂觀。”上述人士說,首先是全球電視銷量每年增加5%~6%,電視的平均尺寸每年增長1~1.5英寸,因此電視面板的面積每年需要增長10%;其次是手機、平板電腦增長很快,會分掉一部分面板產能,有的8.5代線產能也會轉做小尺寸面板。
“未來幾年中國面板業會高速增長,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目前自給率30%,未來達到80%。面板廠之間,設備、生產技術上的差距不會很大。”這位人士預測,今后唯一沖擊液晶面板的將是OLED(有機發生二極管),但OLED技術要成熟,還需一段時間,預計2016年OLED電視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3%,2020年有可能達到20%。“所以,這幾年是國內面板廠的關鍵時間,我們同時也要關注OLED。”
目前,華星光電已建了一條4.5代OLED試驗線。有消息稱,華星光電正在醞釀上馬第二條8.5代線。全球面板業新一輪“角逐”已經隱現,作為后起之秀的中國面板業,除了做好“兩手準備”,別無選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