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談兩世紀酒店照明設計:一場裝備競賽
摘要: 10月26日下午,阿拉丁論壇·六方國際峰會亮相香港,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理事會會員、澳大利亞照明工程協會(IES)前主席STEVE WRIGHT為我們闡述了他對酒店照明設計未來的設想。同時廣州光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為其作翻譯。
10月26日下午,阿拉丁論壇·六方國際峰會亮相香港,本次峰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酒店行業頂級投資人、業主、集團公司代表、國內外酒店設計機構代表、建筑師、室內設計師、照明設計師、照明企業等代表,圍繞著“亞洲酒店設計現狀及未來設想”的主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理事會會員、澳大利亞照明工程協會(IES)前主席STEVE WRIGHT為我們闡述了他對酒店照明設計未來的設想。同時廣州光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為其作翻譯。
STEVE WRIGHT
作為澳大利亞墨爾本LIGHT WELL DESIGN公司的董事,STEVE說道其公司的字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好的照明,第二個是一個水景,就是光景,光照在水里面的意思。
首先他展示了一張圖片,是很早以前386、486的DOS電腦郵件的處理系統。他引出,什么是未來的酒店照明設計,其實就像我們來探討未來的在線交流的方式一樣。實際上在20年前,可能我們在互聯網上,只是用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但是現在有很多的交流方式,比如QQ、SKYPE、Facebook社交媒體等等。
二十世紀鐳射照明基本上可以代表著當時比較前沿的照明設計的一個理念。如果我們回到十九世紀的鐳射照明時代,那時候的照明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把空間照亮,關注的是平面和舒適度的簡單對比,所以那時候的照明方案,實際上是模擬整個日光或者是自然光光照的效果,因為那時候人們習慣了自然光的這種方式。
那時的鐳射照明理念在二十世紀發展得非常地緩慢,但是到了后來,我們原本只是想把空間照亮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選擇更多的控制光源和照明的方式,把室內的元素照亮,比如說照明的哲學和照明的理念,是怎么樣把照亮空間轉化到把商品照亮。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特別是二十世紀,整個照明設計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前的購物商店,大家只是完成了買東西的動作,后來的照明設計,越來越注重整個照明的體驗,我們可能以迪拜的大型商場為例。實際上大家更多是關注自己生活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購物的一個場所,照明的方案是因為照明技術而變化,然后會變得更加的復雜,包括色彩,還有想象,這些都已經做到新的照明設計的標準里面去了。
墨爾本溫莎酒店
我們來比較一下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酒店照明,這個是墨爾本的溫莎酒店,是十九世紀建立的,到現在過了150年的時間,150年間整個酒店的變化不是很明顯,STEVE把這個酒店稱之為酒店中的老太太,到目前為止,這個酒店還在營業。
那個時候的酒店照明其實是非常的簡單,能夠點亮房間。當然溫莎酒店已經開始用電氣來照明,而不是煤氣燈。中央有一個吊燈,還有一個臺燈,當時沒有一個專門像閱讀,或者是落地燈這樣的一個燈具,只是把房間點亮。在酒店的走廊里,配備了簡單的功能性照明的燈具,比如天花燈和壁燈。
實際上在二十世紀早期,大家根本不會考慮酒店立面照明的問題,因為功能性在建筑外觀上是沒有被考慮到的。那個時候的照明相對的比較簡單,當時主要是考慮一般性的照明空間,是由建筑師和室內設計師完成。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