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競爭無序 消防應急燈質量滑坡
摘要: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公布了該省消防產品(消防應急燈具)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而在2012年,該局對廣東省消防產品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消防應急燈具產品抽樣批次不合格率為11.4%。這表明,隨著消防應急燈行業的蒸蒸日上,消防應急燈的質量卻不降反升。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公布了該省消防產品(消防應急燈具)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而在2012年,該局對廣東省消防產品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消防應急燈具產品抽樣批次不合格率為11.4%。這表明,隨著消防應急燈行業的蒸蒸日上,消防應急燈的質量卻不降反升。
消防應急燈是消防應急中最為普遍的一種照明工具,應急時間長,高亮度,具有斷電自動應急功能。它適合工廠、商店、酒店、學校、單位等公共場所以備停電作應急照明之用。一般的消防應急燈可分為緊急照明燈和標志燈。
經過多次抽查數據分析,消防應急燈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使用了禁用的電池。主要表現為把鎳鎘電池換成鉛酸電池、減少電池數量、降低電池額定電壓等,這會直接導致蓄電池使用壽命減少、照度不夠、供電時間達不到要求,但由于其價格低廉,部分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增加產品利潤,使用了標準中規定不得使用的鉛酸電池;二是外殼材料不達標。絕大多數的耐火耐高溫條件達不到要求。燈具的外殼應采用非燃材料制作,而抽查到的應急照明燈具多數采用熱塑性塑料做燈殼和光散射板,受熱極易變形融化,對燈具無法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三是過放和過充保護電路不合格。主要是由于部分生產企業減少了電子元器件和線路板的用量,在消防應急燈具內部簡化或不設置過放和過充保護電路,造成產品因為沒有保護電路使其本身成為火災的根源;四是應急狀態表面亮度不合格。消防應急燈具應急狀態表亮度,是表明應急燈具能否很好提供照明和疏散指示方向的指標,其合格與否將直接導致消防應急燈具能不能起到為人員疏散撤退提供保證的目的;五是保護裝置不合格。一些產品無熔斷絲和相應保護裝置。由于消防應急燈具是長時間接通在主電源上,如遇線路短路或過載,無保護裝置易造成燈具本身的損壞。因此,消防應急燈具在火災中能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近年來,消防應急燈行業發展跌宕起伏。加之目前的消防應急燈行業門檻低,而且標準無序,基本上什么企業都能蜂擁而入,造成了行業的雜亂無章,也使得很多企業都開始投機經營,且投機方式也多種多樣。一些小工廠,因為沒有嚴格的品質管控,所以抱著能賺一點是一點的想法,以次充好,靠著劣質低價的競爭去賺取市場份額。這樣對市場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正常生產的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正常生產的企業因為這些投機者的行為也是左右為難。這些投機者不僅破壞了國內消防應急燈具行業的名聲,還讓我國的消防應急燈行業在國際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業內人士指出,為了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有相當一部分生產廠家只是做了些外觀之類的檢測,對生產過程中原材料進貨關、加工關、裝配流程關、出廠檢測關等重要環節卻把關不嚴,甚至流于形式;有些生產廠家缺少必要的檢測設備,個別的甚至根本沒有檢測設備,尤其是那些生產規模小,剛剛涉足消防產品的企業,企業質量意識淡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缺乏,無法生產出合格過硬的產品;有的生產廠家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千方百計降低產品成本,對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只求低價不求質量,更有甚者,為達到低成本目的,故意降低有關部件的產品技術標準要求,致使質量低劣的消防應急燈具流入市場。隨著行業的發展,技術條件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當國家出臺了新的行業技術標準規定的時候,有不少企業因為沒有實施新標準,還是沿用舊的技術來制作,造成了現今產品更新換代步伐緩慢,不適應市場需求。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