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照明納入城市管理 規范夜市用電
摘要: 確保夜市安全用電,供電企業自身需牢記社會責任,以周到的服務和細致的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更為有效的舉措是,城市管理部門應該在對夜市的日常治理、檢查中,將供電企業的力量納入,統一行動,開展聯合檢查并對隱患整改提出要求,以增強對商販的有效約束。
在炎炎夏夜里遍地開花的大排檔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的食物價格低廉、環境輕松自由,為大眾的親友聚會、消夏納涼提供了絕佳場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夜市的占道經營、噪聲煙霧擾民、食品安全等問題又廣受群眾詬病。
而在夜市中,用電安全是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從過去簡單的燈泡照明,發展到現在的電火鍋、大風扇、油煙凈化設備等,用電設備滲透夜市。別看夜市攤點用電電壓低,電氣設備不過是幾個插線板、幾根導線,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或引發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
多年來,為了規范夜市管理,許多城市招式頻出,比如規劃“燒烤大院”、劃位設點經營等等,將分散流動的商販集中起來,便于在衛生、安全等方面加以管理。
確保夜市安全用電,供電企業自身需牢記社會責任,以周到的服務和細致的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更為有效的舉措是,城市管理部門應該在對夜市的日常治理、檢查中,將供電企業的力量納入,統一行動,開展聯合檢查并對隱患整改提出要求,以增強對商販的有效約束。此外,對導線、插線板、漏電保護器等電氣設備的配備最好統一要求,杜絕不合格或老化設備存在。而對于各類竊電、違章用電等情況,在聯合反竊電行動中要予以制止。
夜市照明的變遷
新中國成立前,夜市小販在攤前掛上一盞煤油燈做生意。
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夜市商戶愛用電石燈照明。向石頭上澆水,它便會冒泡,點燃就有光亮,這曾吸引很多孩子駐足觀看。它的發光原理就是利用電石(碳化鈣)與水反應生成乙炔,點燃后燃燒發光。
與電石燈同時出現在夜市上的還有汽燈。汽燈靠的是向裝有汽油或煤油的油壺里打氣,將油從上方的燈嘴處噴出,燈嘴上套有蓖麻纖維或石棉做的紗罩,紗罩遇油和高溫后會發出耀眼白光,將周圍十幾米范圍照得通明,所以深受當時夜市商戶青睞。
再往后,直流電池發電、電瓶取電照明陸續出現。如今,交流電照明已經成為夜市的主要照明方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