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形路燈”,又一起拍腦袋工程?
摘要: “機場高速從南站到翠屏出口段兩邊都栽上了塑料樹和塑料花,有關部門能否解釋一下?是領導拍腦門子決定的形象工程么?這么做的意義何在?”8月5日,一條微博引來了眾多網友熱轉,質疑南京市搞假綠化。
庾向榮(江蘇 法官)
“機場高速從南站到翠屏出口段兩邊都栽上了塑料樹和塑料花,有關部門能否解釋一下?是領導拍腦門子決定的形象工程么?這么做的意義何在?”8月5日,一條微博引來了眾多網友熱轉,質疑南京市搞假綠化。當晚,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看到了這條帖子,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立刻向民眾作出回應。
一條反映問題的微博,當天就進入了市委書記的視野,并且得到了批示,可謂神速。但有意思的是,及時的回應未必就是能夠讓民眾滿意的回應。雖然市委書記批示的有關部門還沒有作出正式的答復,但媒體記者對有關部門領導的采訪卻暴露出了諸多的問題。
媒體沒有披露這位負責該段高速公路建設的南京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的姓名和職務,但他無疑是最了解情況的人。遺憾的是,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否認式的辟謠,稱那些“假樹”不是因為綠化而弄虛作假,而是為了亮化路面的“樹形路燈”。但這究竟是怎樣的路燈,好在曝光的網友還上傳了照片,從圖片上看,這些所謂的“路燈”只有一人來高,整體淹沒在灌木叢里,甚至沒有超過公路邊的護欄。這樣低矮的路燈能起到照明及亮化的作用嗎?而且,既然是路燈,為何未見鋪設電線等配套設施?路燈只是簡單地栽種在泥土里,安全又怎能保證?
問題并不僅僅只有這些。當記者問及這些路燈的數量和價格時,該負責人表示并不清楚,這就是更大更奇怪的問題。該負責人的不知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知情的,但不敢說,怕與其他領導的說法不一致,怕那些真實的數量和價格嚇壞了記者,只能選擇裝作不知情。另一種是確實不知情,既不清楚有這么一項工程,更不清楚工程的具體細節。顯然,這與“相關負責人”的身份不太符合,但在現實中卻是非常可能存在的。
但我相信,這一工程絕對不是普通工人的創意,也不是一個小工頭所能決定的。我們無法知道決策的過程,但可以推斷一定是由一定層級的領導或者領導集體決定的。那么,在決定之前,有沒有經過必要的論證,比如亮化的效果如何?會不會給駕駛員帶來視覺上的污染等等?這些都是存疑的。工程的成本是多少?以后維護的成本又將是多少?這些恐怕也是不太清楚的。說白了,這很有可能是某個領導的無規劃、無論證、無預算的“拍腦袋”工程,甚至是為了工程而做的工程。
我想,這才是在回應時需要向公眾詳細交待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