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景區啟動夜景工程 以水墨古畫為藍本
摘要: 為改變桃花潭景區翟氏宗祠破損嚴重和景區夜間亮化缺失的現象,扮“靚”畫里鄉村,日前,桃花潭景區舉行中華第一祠維修和景區夜景亮化工程開工儀式,標志著新一輪桃花潭景區建設熱潮的到來。
為改變桃花潭景區翟氏宗祠破損嚴重和景區夜間亮化缺失的現象,扮“靚”畫里鄉村,日前,桃花潭景區舉行中華第一祠維修和景區夜景亮化工程開工儀式,標志著新一輪桃花潭景區建設熱潮的到來。
有“中華第一祠”美譽的桃花潭翟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間,坐北朝南,五楹三進,總建筑面積達6700平方米,祠中曾藏有歷代帝王將相、地方官吏所賜名匾108塊,是桃花潭景區最重要的旅游觀光點之一。由于祠堂年久失修,磚木構造存在多處安全隱患。此次維修將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屋瓦重鋪、房梁更新等內容的全面維修,重現宗祠古風古貌。
桃花潭景區亮化工程設計定位以水墨古畫為藍本,共分入口區牌坊、文昌閣、踏歌古岸、老街等7個亮化節點,夜間亮化以柔和的琥珀色和暖白色為主基調,突出桃花潭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風格,本著見光不見燈的原則,塑造出充滿文化底蘊的夜間亮化效果。
據悉,兩項工程總投資約400萬元,中華第一祠計劃工期5個月,夜景亮化工期2個月。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