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2014年開始動真格洗牌
摘要: 未來五年LED產業將會大洗牌,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國企、民企,未來五年,都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尤其是在未來三年,LED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將是產業的常態,因為市場的空間就那么大,這也是市場規律的必然結果。非上市公司可能基本上被淘汰或整合。
國產芯片質量和性價比迅速提高,這也將進口芯片價格急劇拉低,導致了臺灣很多芯片廠無法獨立存在,必須要依靠中國內地生產、內地銷售。 去年臺灣奇力、晶發倒閉的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
中游封裝領域,中國LED封裝行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經濟規模,成為全球主要的LED封裝生產基地之一,國產封裝器件占領絕大多數國內市場,進口封裝器件占中國市場的比例快速降低。
未來進口器件品牌不會超過八家,國產器件占據國內主要市場份額,因為國產的價格要低得多。國產封裝的器件有一部分,是出口到國外,國產封裝廠家開始向國外廠家OEM(貼牌)。這也說明國產器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性價比,中國LED封裝走向全球。
照明需求是LED應用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去年以來已經有多家上中游企業開始殺入照明市場,三安、乾照等紛紛成立了照明子公司。
下游,中國出口照明將占全球的大部分市場,估計占比在70%左右。國外LED照明大部分將由中國企業OEM。跨國照明企業在中國只有飛利浦和歐司朗等可以和中國企業在中國競爭。
未來五年大洗牌
國內LED行業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在技術、規模、產品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面臨著很多問題,LED產能過剩、企業數量眾多、產品性能層次不齊、價格戰愈演愈烈,很多企業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企業和產品定位。
未來五年LED產業將會大洗牌,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國企、民企,未來五年,都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尤其是在未來三年,LED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將是產業的常態,因為市場的空間就那么大,這也是市場規律的必然結果。非上市公司可能基本上被淘汰或整合。
中國本土芯片廠家最終存活不會超過12家,國產MOCVD存活不會超過2家。大部分上游企業死亡,存活率在30%左右。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