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提前來襲 五一恐成LED企業老板跑路節
摘要: “LED處于由亂到治的轉型期,劣質低價產品制造商的倒閉跑路,恰恰給了優質品牌企業突圍的空間。”一位業內人士坦言,3元一個的LED球泡燈,這種價格沒底限的產品是很難談什么質保的,很少有經銷商愿意賣的,即使有銷量,這里面的利潤也是非常有限的。
近日,網上各大LED行業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圈瘋轉中山出現兩家中小企業老板跑路,一家是做18元LED燈管的小工廠,另一家做3元LED球泡燈的加工廠。
有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這兩家公司老板已經人間蒸發,預估卷走近千萬貨款。這兩家公司的注冊名字都是假的,有“中招”供應商表示非常氣憤。
網上議論紛紛,意見褒貶不一。有網友表示,都是做低端的跑路,以后你還敢用低價的LED燈嗎?也有網友表示,“不會吧,今年很多廠不付款,但也不至于要跑路吧?”甚至還有網友調侃,這不會又到了LED跑路季吧,往年跑路高峰期都在國慶假期期間,看來這次是提前了,估計五一節過后將迎來一個跑路潮。
“LED處于由亂到治的轉型期,劣質低價產品制造商的倒閉跑路,恰恰給了優質品牌企業突圍的空間。”一位業內人士坦言,3元一個的LED球泡燈,這種價格沒底限的產品是很難談什么質保的,很少有經銷商愿意賣的,即使有銷量,這里面的利潤也是非常有限的。
深圳德力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杰在接受高工LED采訪時曾表示,目前LED行業的主要難題是把產品做好,把錢收回來。
企業老板跑路,這在每個行業都有,但似乎LED行業跑路特別多。自從2011年國慶期間,深圳鈞多立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國鈞開啟行業“跑路”先例,“跑路”二字就成了LED行業調侃的熱門詞匯。
跑路不僅反映出LED行業的誠信問題,更需要行業內所有企業重視自身誠信問題,共同建立良好的商業環境;同時,也反映出行業的混亂程度,這需要LED企業更加重視自身產品研發,規避不良價格戰,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