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百億當老大 合肥彩虹藍光LED項目掉隊好幾年
摘要: 4年過去,合肥彩虹藍光的這一目標并未實現。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處于半停產狀態。而此時,我國LED芯片產業開始步入黃金期,不少企業正謀劃擴大更多產能。
行業正處“小陽春”
就在合肥彩虹藍光半停產的時間段里,國內LED外延芯片產業正在經歷近幾年的“小陽春”。
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葉國光就在6月初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LED行業目前正處于景氣階段。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整個LED行業出現供銷兩旺的局面,受下游應用領域的拉動,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貨量也逐步增加。2013年MOCVD產能利用率上升至52%,開機率上升到70%左右。
今年3月底,記者從三安光電證券部獲得的信息是,公司MOCVD設備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
與此同時,不少LED外延芯片企業還摩拳擦掌醞釀擴產。
今年1月,華燦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投資3.05億元,啟動“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項目”的建設,項目計劃形成年產48萬片2英寸紅黃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億顆紅黃光芯片的生產能力;4月,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決定在廈門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LED外延、芯片的研發與制造產業化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00億元,總規模200臺MOCVD;6月24日,中游封裝企業鴻利光電跟三安光電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這種背景下,合肥彩虹藍光卻意外半停產,讓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藍光曾在我國LED芯片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官網介紹,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國內首家從事氮化鎵基LED外延片、芯片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是國家“863”計劃光電子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2007年,為了實現業務轉型,彩虹集團宣布向上海藍光注資1.3億元,并實現對后者的控股,從而進入LED產業。
“LED是全球最具成長前景的產業,也被規劃為集團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當時,彩虹集團副總經理張少文曾表示。
上海藍光經營不好原因多?
“經營不好有很多原因,詳細情況你去問經營者。”作為合肥彩虹藍光的二股東,代表政府方出資的合肥鑫城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多位受訪人士在分析上海藍光時,都使用了“多方面”、“多種”這樣的詞匯。
上述上海藍光代理商告訴記者,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小股東太多,股東之間在利益上有矛盾。他告訴記者,上海藍光準備把生產線搬到合肥,上海工廠那塊地原來是工業用地,可以轉成商業用地,小股東對于土地收益如何分配有矛盾,進而影響到了企業生產。
一位LED芯片企業高管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海藍光半停產的主要原因是芯片價格太高。他說,當初公司的投資太大,比如規劃是60萬片的產量,結果只做了10萬片,那么像電費、工資等支出,就攤得比較高,結果芯片成本比別人貴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藍光的設備供應商對記者表示,去年該公司庫存不少,“虧本不賣,越不賣越虧本”。
據記者了解,從2012年到2013年,整個國內芯片價格下降非常快。高工LED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LED芯片價格較年初下降超過30%,2013年芯片價格較年初降幅在20%左右。
不過,對于芯片較貴的說法,上述上海藍光代理商進行了否認。
一位接近上海藍光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上海藍光的國企背景或許也是一個原因。他說,比如像藍光這樣的企業,很難請得起海外的高級技術人員,在技術上就難以達到一定高度。另外,國營企業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太好。
不過,該人士強調,其實這兩年所有做外延芯片的企業都不賺錢,投入很大,但價格下滑得厲害。這樣,有的企業選擇停工,有的選擇做庫存。“我認為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