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LED為何獲諾貝爾獎青睞?
摘要: 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授予日本科學家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在發明一種新型高效節能光源方面的貢獻,即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為能源節省開拓了新空間。
通過產業化推廣照明新技術
中村修二在短短四年時間克服了兩個重大材料制備工藝難題,一個是高質量氮化鎵薄膜的生長,另一個是氮化鎵空穴導電的調控。為了前者,他通過多達500次的試驗,終于在普通藍寶石基片上獲得高電子遷移率的氮化鎵薄膜。而后一個問題,則是因為他發現只要控制工藝中的氫氣濃度就可以大規模地得到藍色二極管材料。1994年4月,當中村修二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春季材料會議上打開他發明的藍色激光器那一瞬間,整個會議廳的科學家們如同小孩看煙火一般,不斷發出贊嘆的聲音。
據悉,中村修二和上海不少機構都有合作關系,他除了在復旦大學擔任教育部先進照明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顧問,還在上海的不少機構都擔任了顧問,定期進行學術交流。至今他除了在圣塔芭芭拉分校任職以外,還運行著一個科技公司,通過產業化來推廣一些照明新技術。
中村修二發明的氮化鎵發光二極管對人類的貢獻顯而易見:藍光LED出現后,可以通過磷激發出紅光和綠光,從而混合產生白光和其他各種顏色的光。或者與原有的紅光LED和綠光LED一起產生白光和其他各種顏色的光。藍光LED也有另外的應用,比如,藍光光盤,從藍光LED發展出的紫外LED也可以高效凈化生活用水;光纖通信的傳輸效率得到提高;超長使用壽命和高電光轉換效率的全固態白光光源將極大促進綠色能源開發進程。
獲獎原因
三位獲獎者在發現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管(LED)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
因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人們在制造節能光源方面進入了“自由之境”。雖然這三位科學家因為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獲得諾獎讓人大跌眼鏡,但正是因為這一發明,人類可以制造出任何想要的LED光——藍色發光二極管不僅使得白光可以以一種新的方式創造出來,而且因為藍光二極管的出現,人們還可以補齊三原色,使得人類能夠制造的LED光源的光譜范圍更廣,可說是進入自由的境界。
令人關注的,是這一獲獎項目傳遞的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近年來似乎日益青睞那些可以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應用性研究。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