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復旦大學先進照明科研成果發布會
摘要: 在10月18日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建系三十周年慶典即將來臨之際,復旦大學先進照明科研成果的發布會于10月15日在復旦大學光學樓302教室召開……
當前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發平臺,這個平臺就是以復旦電光源為主,結合了復旦的微電子、電子工程、通信、光科學與工程等系,建立了一個教育部的工程中心,名字叫先進照明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們有各種優勢可以利用起來,目標就是設計出智能照明產品和智能照明系統,為人們的照明需求提供一個解決方案。我們不僅在人的視覺照明,在特種照明領域也做了很多工作,待會兒我們有教授會向大家介紹在非視覺照明領域的一些成果。
我們這個工程中心有5個研究方向,重點就是以光源為核心,包括第一個方向照明光電子技術,跟剛獲得諾貝爾物理的獎的藍光LED芯片、發光材料的器件和工藝相關;以及第二個方向氣體放電光源,即傳統光源,我們在特種照明方面還在做一些研發。我們還做光源的驅動控制,智能照明是需要驅動、控制和傳感這些來支持它的,所以除了上面兩個研究方向,我們第三個方向是照明電氣技術研究。第四個方向是固態照明應用,由我們工程中心主任劉木清教授領銜。這個方向實際是跟人們的生活聯系最緊密的。所有人都需要照明,因為只要有黑夜,我們就需要有燈,只要有室內空間我們就需要有照明。還有一個方向是研究照明前沿研究的,包括各種先進的光學設計和人機功效學,由我們一位教授牽頭來做。
接下來是成果發布環節,今天要發布11項研究成果,還有兩個前沿研究進展。這些成果是圍繞照明的各個方面獲得的。前3個是我們工程中心主任劉木清教授的成果,LED在隧道、農業和醫療方面的應用。還有劉克富教授的2個成果,先進固態脈沖電源,以及脈沖等離子體放電用于廢水廢氣治理應用。第六個是新能源照明方面的,是分布式光伏供電與智慧照明技術;第七個是我們林燕丹副教授的,LED不舒適眩光評價模型及應用。接下來2個是葛愛明副教授的室內自然光照明系統,以及LED汽車的前照燈。還有區瓊榮副教授的等離子空氣凈化器,以及我自己的大功率紫外LED光固化系統。最后有兩個研究的進展,新型的發光材料OLED,還有量子點技術。
接下來有請劉木清教授介紹他的成果。
劉木清教授成果
劉木清:各位記者朋友,我介紹一下我們課題組做的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個是LED隧道照明,大家知道上海長江隧道用的都是LED,在于2007年2008年,2009年當時把上海長江隧道一些工作,最后在我們國家的杭州、青島等地都做了隧道照明,已經形成了相應的標準。我們國家也發布了標準。這個是我們的隧道研究,包括燈照技術,以及控制技術,包括這里都是用無線的方式,這邊這些圖片是我們在學校進行了相應的研究,所以學校我們是掛了相應的燈具。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大家知道,我們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授予三個日本的科學家,他們因為藍光LED而獲獎。實際上藍光的LED的出現,使LED不僅可以用于視覺照明,還可以用于非視覺的很多領域,包括農業以及醫療的照明。這打開了照明的一個很廣闊的新天地。這一個圖片是這樣的,我們獲得了國家的863項目的支持,這個項目做什么呢?用LED去進行鐵皮石斛的補光。大家知道鐵皮石斛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非常貴,但是生長比較麻煩。我們在863項目的支持下,在云南進行了幾畝地的種植實驗,這個成果上海市主管農業的副市長還去看過。
這個地方大家看到,這個是在云南的大棚試驗照片。在大棚里,分為多個區間共進行113種試驗光照條件的試驗,包括11種LED光照條件、1種熒光燈光照條件及1種無光照條件。試驗進行了8個月,每周進行一次鐵皮石斛的株高、莖節數、莖粗、節間長度和株數測試,通過這些測試共獲得近10萬個測試數據。通過數據的統計,得出來的相應的結果是用LED補光和不用補光最大差異是6倍,即生產速度快6倍,而熒光燈的補光效果不明顯。通過這個研究,證實了LED用于鐵皮石斛生長的補光的有效性。目前我們正在跟相應的單位聯系,進行產業化,因為這樣生產速度快得多,因為一般鐵皮石斛的生產時候是兩三年,我們希望這樣可以速度加快,有經濟效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