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雙十一,深度分析燈具燈飾類品牌差距
摘要: 阿拉丁照明電商學院通過搜集燈具燈飾商家在今年雙十一的備戰情況以及天貓平臺的數據,來發現雙十一對電商行業旋律的改變以及從數據上揭示品牌的分布狀況與他們之間的“距離”。
TOP10品牌交易額占比超過60%,針對展開,分布如下:
1. TOP10中傳統品牌5家,互聯網品牌5家;
2. 歐塞洛斯、可洛:歐式燈、水晶燈、鐵藝燈、筒燈,客單價較高;
3. 歐普、雷士、飛利浦、松下、東聯:簡約家居燈;
4. 奧朵、世源、月影凱頓:簡約水晶燈、簡約家居燈;
5. 月影凱頓:銅燈;
針對TOP11-50品牌展開如下分布:
運營可重點關注此層級的品牌,都是找到了自己位置,定位比較專注的品牌,在網上形成一定口碑。例如:好視力(LED護眼臺燈),子蘭(老上海懷舊風),金達(高端、貴),設計師的燈(創意),丹妮龍(中式燈具)等;
從阿拉丁照明電商學院重點關注的10家TOP商家籌備今年雙十一的情況來看,基本可以得出以下規律:
1)籌備花費時間長:這10家企業中有一半的是在過了6月份就開始設計款式、備貨。
2)沖刺階段以客戶和物流準備為主:在臨近雙十一最后一個多月的時候,他們主要加大客服人員比例,有內部抽調和外部兼職的進行客服培訓。物流增加打包和物流公司提前做好溝通。
3)平臺選擇集中:通過阿拉丁照明網的溝通這11家企業中,雖然有的是全渠道布局,如在京東/亞馬遜開店,但此次雙十一他們將主要資源集中到天貓平臺,其他平臺基本避而不談,畢竟雙十一是天貓的主場。
4)移動:移動端還是以天貓無線/手機淘寶為主,很火的微商并未受到這部分商家以及燈具行業的重視,原因主要:是1.不合適2.投產比。
5)O2O,未見線下有門店的品牌利用線下經銷商或自營體系在雙十一期間與線上旗艦店進行相互導流,一部分因素是這些TOP商家中除了互聯網品牌,大部分是基于線下零售做起來的,O2O須要線上線下資源協調和融合,涉及集團層面決策,另外線上更多作為銷售渠道,在移動基因更少。另一部分因素是很多平臺都還沒有針對行業O2O的接口和解決方案,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傳統品牌還是互聯網品牌,對O2O的需求非常迫切;
6)促銷形式突出互動參與:電商低價促銷已不是吸引消費者的唯一要素,今年雙十一“最低價”的聲音也小了(近日,工商總局要求“雙十一”禁用最低價)。所以商家以發紅包、返券、趣味游戲、品牌聯盟還有明星達人加入來吸引消費者,促銷方式并未見太多新意,考驗具體創意。這個方向,正迎合了今年雙十一天貓“平臺化”的一個方向。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