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2014總結與2015展望
摘要: 2015年LED市場會慢慢回暖,市場會逐步穩定,市場的需求會有原來的價格主導到質量和價格的雙重標準。技術是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命脈,企業并購會加速,行業格局會逐漸呈現。
對于LED行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14,是充滿了“刺激”的一年,在這一年里,LED行業劇烈變遷,藍光LED獲諾獎,雷士內戰,巨亮跑路,巨頭退出,高管更迭等劇情不斷上演,智能照明、免封裝、去電源化、電商等新興技術和模式迅猛發展。
近日,濟南光匯燈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焦勝軍先生接受阿拉丁新聞中心特邀,暢談風云變幻的2014,并對撲朔迷離的2015進行展望。
全文如下:
今年LED行業最大的變化是LED企業數量減少,規模在增加、技術在增強。
LED企業數量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急劇增長的,可謂是遍地開花,由于其規模和資金的制約其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少的產品僅僅是停留在低端組裝的技術環節,大部分廠家無自己的核心技術,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時也造成了近幾年低端LED產能的嚴重過剩。其芯片和封裝方面在國際上嚴重缺乏競爭,在前幾年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雖市場形勢大好卻暗藏危機,近兩年受全球整體經濟不景氣和國內打的投資環境放緩的影響下使這個危機顯現出來,所以面對今年的LED企業倒閉潮,也是在意料之中。
LED產業逐漸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藍光LED獲諾獎等都也讓商業巨頭看到了進入LED行業或行業擴張的時機,加強在行業的布局。李嘉誠擁抱LED行業力捧“愛子” Nanoleaf和逐漸擴大的LED市場需求,飛利浦拆分事業部輕裝上陣全力搶攻LED照明;大陸芯片老大哥三安光電的產能一直沖在最前面,今年4月公告稱將加碼100億元投資建設藍綠光外延、芯片生產線,總規模200臺MOCVD(以2英寸54片為基數折算),首期啟動100臺MOCVD設備;鴻利光電目前的封裝產能已經達到每月1500KK,而在今年年初,這個數字只是800KK。而鴻利收購斯邁得光電之后,合計“大鴻利”產能將達到2000KK/月,其中僅EMC產能就達到600KK(鴻利200KK+斯邁得400KK),居于國內第二的位置,而鴻利還將繼續注資給斯邁得繼續擴張其EMC產能等。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發生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現象,企業數量會因為兼并、收購、退出逐漸減少,如今年被爆出跑路門新聞,涉及利和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山鳳光照明、江門金秋田照明、中山好的賽照明、四川源力光電等。
大的企業并購必將促進技術的變革和創新,中小企業如果想在競爭中生存必將尋求技術的突破,就加大了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像智能照明、免封裝、去電源化、電商等新興技術和模式迅猛發展都大大的促進了LED行業的發展。
2014年可謂是市場誘因下的變革、資金沖擊下的重組、技術主導下的發展。
我預計,2015年LED市場會慢慢回暖,市場會逐步穩定,市場的需求會有原來的價格主導到質量和價格的雙重標準。技術是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命脈,企業并購會加速,行業格局會逐漸呈現。但是不管未來如何變化我們作為市場中的一員,都應提高自己的技術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力爭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先機。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