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貢獻頗豐 全國能耗下降約4.6%
摘要: 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公開表示,初步估計2014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4.6%-4.7%,超額完成年初預定的3.9%以上的目標。
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公開表示,初步估計2014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4.6%-4.7%,超額完成年初預定的3.9%以上的目標。
解振華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同比下降2.26%、2.67%、1.87%和5.82%,其中能耗強度下降和氮氧化物減排創下“十二五”以來最好成績,成為新常態下的新亮點。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節能論壇”上指出,預計2014年全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8%。“十二五”前四年,工業能耗、水耗累計下降21%和28%左右,基本提前一年實現了下降21%和30%的“十二五”目標。
根據《2014年-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15年,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9%、2%、2%、2%、5%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
結構節能貢獻率需達到一半左右解振華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既要認真落實《2014年-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也要著眼長遠,統籌謀劃好“十三五”節能減排、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
解振華表示,實現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結構調整的貢獻率達到一半左右,要結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科學構建增量,優化升級存量。一是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2014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2014年再淘汰一批;二是要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充分發揮節能評估審查、環評的“門檻”作用,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行業新增產能,實現能耗、排污總量置換。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對結構調整的部署,要加快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要達到47%,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5萬億。
“結構調整也要求調整能源結構,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因地制宜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11.4%。”解振華指出。
但結構調整并非易事。“從這兩三年的形勢來看,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節能成績就好,經濟形勢一好,節能成績就面臨挑戰。”一位地方發改委官員表示,“說明我們的經濟結構還有待進一步深化調整,假如哪一年我們的經濟形勢很好,而節能成績也好,那時我們才能說我們的結構調整和結構節能見效。”
研究制定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總量控制辦法
解振華透露,國家對重點地區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提出特別要求。 具體而言,節能減排滯后的地區,要制定具體行動計劃,解決薄弱環節,完成國家下達的能耗增量控制任務;能源消耗大省和霧霾頻發地區,要盡可能多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要超額一年完成任務,國家每年給這些試點城市一年5億,所以他們應該率先完成任務。”解振華介紹,京津冀地區煤炭消費總量力爭實現2015年比2012年負增長;低碳試點省區,要求提前完成碳排放下降目標。
解振華介紹,“目前多個低碳試點省區大都提出了溫室氣體排放峰值的預期實現時間,有的是明年,有的是2020年,有的是2025年。”
解振華透露,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總量是新常態下的客觀要求。“今年國務院已經將今明兩年的能源消費增量、增速分解到地方,各地也做了相應的分解。下半年,發改委開始將各地能源消費增速情況納入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對各地工作進行預警。從反饋情況來看,約有一半的省區能源消費增速超過了預期目標。”
“根據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發改委要研究制定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和碳排放總量控制辦法,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形成真正的倒逼機制。”解振華說。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