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公攤電費難倒廉租房居民 公共照明均已停止
摘要: 家住鼓山廉租房的九旬老人王大媽在小區樓下散步后返回家中。出了電梯,通道光線昏暗,她只能打手電筒照明。租住在這里的是低保戶與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因為交不起每月每戶約30元的公攤電費,整座鼓山廉租房公共照明均已停止。居民摸黑回家,存在安全隱患。
家住鼓山廉租房的九旬老人王大媽在小區樓下散步后返回家中。出了電梯,通道光線昏暗,她只能打手電筒照明。租住在這里的是低保戶與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因為交不起每月每戶約30元的公攤電費,整座鼓山廉租房公共照明均已停止。居民摸黑回家,存在安全隱患。
公共照明停止
帶來安全問題
6月11日,某報刊登了《打開房門互相幫 缺油少鹽喊一嗓》,反映鼓山廉租房居民互幫互助的事跡。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居民們雖然大都家境貧寒,但是他們互相幫扶。這座樓內現有的125戶居民盡己所能改善生活,可是他們依然面臨著困境。
隨著,記者與鼓山鎮都市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鼓山廉租房,實地查看居民們反映的公共照明停止后帶來的安全問題。
雖然當天上午艷陽高照,但是記者一走進廉租房內就發現里面的光線很昏暗。記者走進電梯升至2樓,電梯門打開后,外面的通道能見度很低。由于電梯內有照明,兩相比較,電梯外的通道就顯得更加黑暗。在疏散樓梯間內,一片漆黑,沒有手電筒照明無法行走。
通過曲折的通道,記者來到92歲的王大媽家中。“靠近我家這邊的通道有陽臺,采光還算不錯,電梯一出來的那段路對于我們老人家來說實在太黑了。”王大媽說。王大媽是孤寡老人,平時由鄰居照顧,為了出行安全,大家讓她隨身帶手電筒。
公攤電費成居民負擔
記者從鼓山廉租房物業管理處獲悉,因為居民沒有繳納公攤電費,公共照明只好停止了。據悉,鼓山廉租房內的125戶居民大部分是低保戶與殘疾人,生活比較困難。
據了解,小區每層樓的通道有20多盞照明燈,開啟照明之后,分攤到每戶的電費每月約30元。
都市社區書記蔡志娥告訴記者,很多低保戶因為殘疾無法外出工作,只靠低保金過活。對于每月只能領到400多元低保金的住戶來說,約30元的公攤電費成了他們的負擔,關閉公共照明實屬無奈之舉。
尋愛心人士相幫
鼓山廉租房物業管理處主任高先生對記者說,鼓山廉租房內公共照明可以采取延時開關的辦法節省電費。另外,將照明燈泡從現有的白熾燈改為節能燈,也能節省電費。
“通過這些節能手段,每戶每月的公攤電費可以控制在20元左右。”高先生說。
蔡志娥告訴記者,社區幫扶鼓山廉租房弱勢群體的力度有限,希望有愛心單位與人士幫助鼓山廉租房重啟公共照明。
一些愛心單位與人士與記者溝通后表示有幫扶意向,近期將去鼓山廉租房現場了解情況。如果你有幫助鼓山廉租房重啟公共照明的意愿,可撥打968800與記者聯系。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