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打造文化景觀 將現荷塘月色
摘要:
今年大運河申遺成功,古運河十里精華風光帶正在逐步形成一道文化景觀長廊。獨具魅力的運河景觀帶從沿河以內延伸到兩岸的道路、民居、街道,為使兩岸的風貌與古運河更契合,今年北塘區將打造“荷塘月色”等主題江南夜景,以水、荷花、游魚等元素亮化裝點大運河北塘段沿岸風光,并以“一片一主題”的設計方式呈現傳統文化風貌。
布局燈光,點亮江南水鄉影像
北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通過布局夜景燈光,著重亮化京杭大運河兩岸建筑,打造以“水”為統一元素的水鄉影像。據了解,北塘區正在進行靚麗北塘三期(古運河片區)全面整治工程,將對吳橋東路沿線包裝出新,包括運河片區亮化工程,具體夜景照明項目囊括了京杭大運河(蓉湖大橋—鳳翔大橋1.5公里)、錫滬西路(慶豐橋—錫澄路0.8公里)、錢皋路(惠錢路—312國道1.5公里)。“北塘夜景缺乏代表性及主題性夜景燈光,一些重要街道沿街建筑無夜景照明設施,部分建筑立面燈光過于暗,影響建筑的夜景效果。特別是運河沿岸更需要整體燈光布局的系統規劃,以提升風光帶的整體風貌。”該負責人說,今年的計劃亮化區域整體建筑形式上以居民住宅為主,將結合原有夜景,正確定位其夜景總體規劃設計,打造北塘精品夜景。
以京杭運河主線為代表,重點把吳橋東路沿線打造成體現江南水鄉特色的水墨北塘夜景,亮化手法以“水”為統一元素。以位于運河北岸的歐風新天地及禾嘉苑小區為例,此處建筑是高層居民區,照明方式采用在建筑立面上運用統一燈光元素,對岸的源康商住樓也將設置投影燈,與對岸相映成趣,將環城古運河的風貌通過燈光延伸到建筑上來。“初步方案定位元素主要有水、荷花和游魚,因為這個區域靠近蓉湖大橋,取這片風光帶的荷花為靈感,利用燈光投影在建筑立面上營造出‘荷塘月色’的意境。”具體來說,在禾嘉苑側立面增加投影燈,通過荷花游魚裝飾增加畫面感,歐風新天地側立面增加特制洗墻燈勾勒水紋流動效果,表現出涓涓流水,與禾嘉苑立面相呼應。“今后在運河南北岸,將呈現一幅江南水鄉景色,與古運河相得益彰,亮化工程預計今年基本能完成布局。”
“一片一主題”標記文化底蘊
除了古運河兩岸,錫滬西路和錢皋路也是此次亮化工程的主要區域。北塘城管相關負責人介紹,每一個片區的亮化內容都采用一個主題,將該區域道路、街道的文化標記呈現到燈光中去,體現區域文化。如錫滬西路建筑表現主題就初定為“梨影成趣”,通過利用梨花莊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把梨花元素植入到燈光作品中。錢皋路通往惠山,距離無錫西出口不遠,周邊建筑初步選定以惠山泥人為表現主題,通過泥人代表“囍、福”形象作為該區域代表符號,選用較為艷麗的顏色來表現燈光,強調惠山特色文化。這樣從錫城西面進城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無錫的標志性圖案,凸顯了傳統文化特色。“亮化方案在燈光布局時會首先確保光線不擾民,采用智能亮化技術,使得燈光圖案可以變化,更加多樣豐富。”
記者了解到,此次北塘區打造江南水鄉特色的運河風貌,不僅體現在亮化工程上,還包括重點路段的實體文化標志物呈現。“主要是在吳橋到新三里橋段,融入錫城傳統元素,比如在吳橋下的橋洞中用浮雕展現吳橋歷史,在一些小區入口采用仿古木質門頭,建筑立面建成新中式馬頭墻式樣,公交站臺也將融入新中式風,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感覺。”該負責人說,禾嘉苑小區周圍路段計劃將人行道擴寬到4米,通過樹木、間斷式圍墻與機動車道相隔,建成一個休閑的內步行街,適當規范店面經營的業態,引入一些售賣絲綢、泥人、紫砂等物品的商鋪,更好的展現本土文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