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LED發展大猜想:政府貼紅利 行業仍將依賴經濟
摘要: 對LED行業來說,2014年的低潮“余威”尚未真正過去,2015年的經濟和市場或許將更加惡劣,繼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2015年或許再一次出現經濟危機。
當眾人紛紛在微博、微信寫著“2014再見,2015您好”這句話時,對LED行業來說,2014年的低潮“余威”尚未真正過去。過去像“萬金油”般存在的金九銀十并未降臨在2014年,現實反而給業內人士放了個“大招”——LED企業老板先后失聯、瀕臨破產或“跑路”。 筆者猜測在經濟下行、人民幣貶值、房地產泡沫、部分中小企業破產等消極現象下,2015年的經濟和市場或許將更加惡劣,繼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2015年或許再一次出現經濟危機。直到現在,筆者依然認為今年的春天可能將來得有些遲,即使“春天”到來,也充滿了“春寒”。
政府繼續對LED派發技術“紅包”
2014年年底,臺灣媒體的報道稱:“大陸政府將要求停止向與LED相關的晶圓和芯片制造商提供補貼或稅收優惠。此類補貼政策破壞了市場機制,同時可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該消息傳出后,便導致內地數家受利政府補貼的LED芯片企業股價下降,并引發行業的廣泛討論。
但不管傳聞是真是假,地方政府依然還在對LED產業發力。
2014年12月23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廣東省財政廳關于2014年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扶持基金(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投資基金)的公示》。該公式內容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基金總體使用計劃(粵財工函〔2014〕208號)和《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總體實施方案(2014—2018年)》(粵科規財字〔2014〕162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安排設立7.5億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投資基金,參股創業投資基金,委托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股權投資,與廣東省各地市、國內外先進基金管理機構、社會資本等共同發起設立專業投資子基金,重點扶持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領域發展。”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2014年11月14日發布的《2014年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申報指南》顯示,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也是其中一項。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分為四大專題:①可見光通信關鍵技術研究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②可見光通信工程化應用關鍵技術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③面向標準光組件精準化與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④標準光組件檢測評估技術體系支持強度為300萬元/項。
除了技術上的補貼,也有工程方面的補貼。截至2014年11月19日,河北保定2014年補貼200萬推廣LED光源3萬余盞;2014年12月11日,佛山擬對第二批合計7項佛山市“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設項目工程予以補貼,給予申請方燈具購置費用的10%補貼,單項工程補貼總額最高100萬元。“佛山市‘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設”為2010年立項項目經費,經費總額為3000萬元。
而國家標準的確立也將帶動LED照明新一輪需求。從2015年1月1日起,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國家標準)正式施行。《建筑能耗標準》、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都將進一步明確政策指導和對企業的激勵、補貼機制,從而推動綠色建筑的“市場化”進程。據悉,2014年我國建筑節能方面投入將超過40億元,到2015年,全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將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將提升至50%。鑒于建筑節能行業的高增長,LED照明等相關建筑節能行業將迎來持續利好機會。
政策轉攻建立良性市場機制
地方政策的延續正如前人對政策“紅包”的評價那般各有利弊。
利在于:在LED發展初期,一系列的財稅政策使得LED產業、產值不斷沖高;扶持地方產業、樹立標桿企業,增強地方性產業和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力;推進重大技術、尖端技術研究,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占領行業技術的制高點;建立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弊在于:破壞市場機制,不公平競爭;拉開貧富差距,大企業越受益,中小企業“沒他什么事”;部分企業營收對財政補貼高度依賴;催生產業產能過剩虛假繁榮的現象,企業爭項目套補貼,廢棄科技研發;競爭格局不合理,企業不積極地在基礎產品技術上投入補貼資金,而是大舉擴張設備和生產規模;利益交換空間催生腐敗,行賄受賄;成為企業走出國門時的“污點”等。
但上述提到政策并不是對產能、項目或生產設備的補貼,而是對技術的補貼,這說明政府實際上也看到了LED產業過分擴大產能的不理性,政策靈藥已逐漸演變成政策毒藥。不過,如果使用恰當,毒藥也能成為靈藥。就廣東發布的“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投資基金”來看,地方政府也在試圖把“紅包”花到實處,以標準化光組件為抓手,努力LED產品往組件化、模塊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推動LED產業健康發展,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行業仍將依賴經濟、房地產、貨幣走勢
盡管有政策“紅包”,但筆者估計2015年LED行業大體將延續2014年下半年的狀況,不容樂觀。下文中,筆者將根據經濟、房地產、人民幣等方面進行分析,解釋一下為什么筆者會預測2015年LED行業將不容樂觀。
經濟下行。2015年,央行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或降至7.1%,社科院預計中國GDP增長7.0%左右,外媒則預計中國GDP下降到7%以下。外媒野村證券預計中國2015年將在第二季再次降息,經濟增速料下滑至6.8%,主要受國內因素拖累,包括房地產市場調整(預計持續全年)、收緊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管控以及去杠桿等。經濟下行,越發受宏觀環境影響的LED行業今后三年的增速也將放緩,產業鏈各個環節產品價格將會快速下降。
房地產泡沫。目前,中國房地產業頻繁出現行業洗牌加劇的聲音。有房地產從業者預測三年后過半的房地產企業將消失,接下來兩三年時間是市場格局調整的最后階段,地產商將面臨一個新的結局,有的可能出局,有的可能進入冬眠狀態,有的還在持續發展。進入冬眠狀態的開發商三年之后將會達到50%、60%,甚至更多。為此,中國政府先后出臺了各種政策,如從房產稅試點轉為房地產稅立法,并出臺不動產登記,房地產稅立法或將在三年內完成。房地產情況的好壞對照明行業及LED行業的影響毋庸置疑。對于依賴非標工程項目的照明企業來說,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不過在顯形渠道具備優勢的照明企業日子將好過一些,因此2015年渠道之爭最為激烈。
人民幣貶值。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增幅就不斷下滑,里面有央行調控的因素,也有商業銀行因為“放款積極性不足帶來的貨幣創造力下降”的因素。2014年底的那次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主要是出口數據欠佳、美元連續走強、央行降息導致人民幣貶值加速,為了“救市”,央行逆勢調高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將會降低人民幣對企業和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對制造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即LED產業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出口型企業。
綜上所述,在2015年LED行業不容樂觀的情況下,LED企業能實現的就是:有一定實力的中小企業被大企業并購,進行整合,大企業得以完善產業鏈,中小企業獲得“靠山”;中小企業結成聯合體,抱團取暖;迅速鋪開線上線下渠道,在渠道上取得優勢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