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海:LED每瓦多少錢?
摘要: 現在在LED業內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每瓦多少錢,無論是研發LED的業者、生產LED的業者、銷售LED的業者,還是購買LED的普通消費者全都是用這個指標來衡量LED的價錢甚至是性價比。認為每瓦的元數越低就越是好產品。這是絕對錯誤的!
現在在LED業內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每瓦多少錢,無論是研發LED的業者、生產LED的業者、銷售LED的業者,還是購買LED的普通消費者全都是用這個指標來衡量LED的價錢甚至是性價比。認為每瓦的元數越低就越是好產品。這是絕對錯誤的!
LED不是白熾燈!
如果是白熾燈這樣說可能還是對的,因為所有的白熾燈都是一樣的結構,鎢絲的燈絲,玻璃的泡殼,同樣的發光效率,發出的流明數完全由瓦數決定。所以的確是可以用每瓦多少錢來作為其性價比的指標。普通老百姓也是認可的。
現在LED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在取代白熾燈,可是LED是一種和白熾燈完全不同的照明器具,如果我們還是沿用每瓦多少錢來作為LED燈具的評價標準,那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光效越差售價越高!
假如我們需要同樣的亮度(流明數),性能差的LED就需要越大的瓦數,如果我們都是用每瓦多少錢來評價,那么顯然瓦數越大價錢越貴。因為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光效,于是也樂于買那個光效低的產品,因為他們以為瓦數越大就應該越貴。其實低光效不但發光低,而且還耗能高,對用戶來說就是費電,結果買了這種大瓦數低光效的產品在客觀上就是欺騙了消費者! 支持了落后者!
應該采用每千流明元數
現在國外普遍采用每千流明元數來作為LED的性價比,這就比每瓦元數要合理很多,因為,最終客戶要買的是亮度,也就是流明數,所以應該以這個指標作為LED的性價比。這個數字是隨著LED光效的提高而減少的,例如現在美國就一直把每千流明一美元作為目標,也就是每千流明6.2元。白熾燈的流明數大約如下表所示。
現在市面上6-7元的球泡燈很多,而且都是說1元/瓦。也就是6瓦到7瓦,1元1瓦。然而,這些球泡燈的光效普遍很低,大約只有60-80lm/W。假定一個7瓦球泡燈,其光效為70lm/W,那么其流明數只有490lm,只相當于一個40瓦的白熾燈。通常認為要取代75瓦的白熾燈需要1100流明,如果能夠實現每千流明6.2元,那么1100流明就相當于6.82元。而假如采用光效為70lm/W的球泡燈,那么就需要15.7瓦,或者近似為16瓦,如果按每瓦1元,就需要16元,而不是6.82元。所以我們的球泡燈還遠遠沒有達到美國的指標 – 1美元/千流明。但是現在已經有些公司的球泡燈的光效達到140 lm/W,如果采用這種球泡燈那么只需要8瓦。如果仍然按照每瓦1元,那么這種球泡燈只值8元,只有低光效的一半價錢。所以按照每瓦1元來評價一個LED燈具是很不合理的,低光效的貴,高光效的便宜!
現在是到了徹底改變每瓦多少元的時候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