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普照明如何做到線上線下相輔相成?
摘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同類型的新興商業模式充斥著整個社會的各個行業。面對良莠不齊的市場,LED企業該如何解決營銷和渠道難題?所謂的新興渠道,例如電商、O2O等,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到底有多大?傳統渠道是否能守住自己的陣地?讓我們聽聽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CEO丁龍的看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同類型的新興商業模式充斥著整個社會的各個行業。面對良莠不齊的市場,LED企業該如何解決營銷和渠道難題?所謂的新興渠道,例如電商、O2O等,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到底有多大?傳統渠道是否能守住自己的陣地?讓我們聽聽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CEO丁龍的看法。
打造品牌是曲線成長的過程
Q:當前的國內大環境對LED行業來說既有機會,也有阻力,請從渠道角度對LED新生品牌提一些建議?
丁龍: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同類型的新興商業模式充斥著整個社會的各行各業。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果做代工達到極致,就可以做自有品牌。其實代工企業,特別是有研發能力的代工企業,做品牌也有相當的優勢,那就是技術和產品。做代工和做品牌需遵循不同的游戲規則:代工是一點一點的賺,品牌則需要大投資、營銷、渠道建設等。
通常打造一個品牌,去掉銷售人員的人工費用,只是維護就需要8%的成本,如果要搶占市場至少要14~15%的成本,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代工企業買設備、建廠房、買土地是看得到成效的,渠道費用“砸”出去卻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如果要做行業里的大品牌是很困難的,不是說沒機會,而是因為這樣的大品牌需要的投入更大,不是一般的企業能支撐得起。反而專注在一些細分領域,卻可以做得更好。隨著品牌的成長,營銷成本會下降,但這個時間很漫長,因此,打造自有品牌是一個曲線成長的過程。
線上線下相輔相成才能走得更遠
Q:照明是一個由傳統渠道主導的市場,電商的快速發展勢必會損害到線下經銷商的利益,那么,電商和傳統渠道模式該怎樣結合,才能實現共贏?
丁龍:歐普最盈利的是線下渠道,這和企業運作有關。做電商,產品要與線下有所區分,價格要有的放矢。歐普照明2013年“雙十一”銷售額達到了6000多萬元,2014年達到了9000多萬元,但歐普2014年的總收入是40億元,電商占比僅為百分之一點幾,這個比率是很小的。電商做的其實是廣告,“雙十一”數值出來后,歐普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了很多。線下做渠道要投入的成本很高,還不一定有效果,所以線上線下應該相輔相成才能走得更遠。
目前,照明電商和傳統經銷模式最大的沖突在經銷商轉型方面,企業在電商方面有官方旗艦店,但很多經銷商偷偷地自己在線上開店做小規模銷售,這就擾亂了價格體系。企業接下來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我覺得經銷商應該在疏通渠道,拓展自己的人脈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這樣互相帶動效果會更好。O2O模式的一個作用就是將線上與線下的價格沖突轉化成利益捆綁,即線下的商家可通過服務分享企業在線上所獲取的利潤。O2O線下資源的整合和運營,需要廠商與渠道商共同投入,才能實現雙方的共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