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LED照明進口同比下滑 低價競爭“扎堆”
摘要: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照明展上,記者了解到,由于國內LED產業技術沉淀時間短,企業扎堆在低端產品領域競爭,高端LED產品仍舊需要大量進口。
一邊是LED企業低價競爭,市場慘淡,另一邊卻是高端LED產品仍舊需要大量進口。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照明展上,記者了解到,由于國內LED產業技術沉淀時間短,企業扎堆在低端產品領域競爭,高端LED產品仍舊需要大量進口。"我們期待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出現,這才是LED未來發展的方向。比如現在,大家都在搞一些低端、同質化產品,還不如開拓新產品,比如農業應用、生物應用、通信應用等。"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告訴記者。
廣東照明行業去年進口同比下滑
"這個產業因為前幾年的爆炸性生長,這兩年把產能充分釋放出來以后,一些產品雷同,價格競爭激烈,尤其是一些沒有核心技術、低端的企業來說,它們的壓力更大,所以就出現了一些(企業老板)跑路的現象。我想,這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插曲。"全健說。
雖然不少企業因行業產能過剩而倒下,但記者在日前結束的廣州國際照明展上了解到,高端LED產品仍舊需要大量進口。
珠三角一直是國內LED產業最活躍的地區。數據顯示,目前廣東省共有LED企業4000余家,相關就業人員近300萬,并構筑起以深圳為龍頭,中山、惠州、佛山、江門和東莞為珠三角產業帶的LED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拿到的進出口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廣東照明行業累計出口額226.52億美元,同比增長19.37%,占全國出口總額超過50%。其中,照明燈具累計出口額189.26億美元,電光源(燈泡)累計出口額17.78億美元,自供能源的照明器具及其零件累計出口額14.64億美元,放電燈或放電管用鎮流器累計出口額4.85億美元。
進口方面,去年全年,廣東照明行業累計進口額5.47億美元,同比增長-16.40%。其中,電光源(燈泡)累計進口額3.52億美元,照明燈具累計進口額1.4億美元,自供能源的照明器具及其零件累計進口額0.3億美元,放電燈或放電管用鎮流器累計進口額0.25億美元。
高端產品存在技術短板
隱藏在進口數據背后的,是LED高端產品存在技術短板的尷尬。
"我們很多企業在技術的開發上做得不夠。我們的產能過剩,是低端產能過剩,是同質化、沒有技術門檻、相互模仿抄襲的這樣一種業態的過剩。"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CEO王敏告訴記者,在LED高端市場,從來沒有過剩一說,大量進口國外的產品,實際上說明在高端產品領域并不過剩,反而是欠缺。佛山照明燈具協會秘書長張華和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也表示,目前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
據王敏介紹,依賴進口的高端產品主要集中在大功率產品上,"國內能做大功率的企業總體不多,特別是要求比較高的,如路燈、汽車燈、手機閃光燈這些產品,光源主要依賴于進口。"
佛山照明燈具協會秘書長張華同樣表示,在上游芯片領域,特別是大功率芯片,國內LED企業在技術上與國際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封裝、應用這一塊,我們國內產品的技術跟國際企業應該是同步的,或者是超前的,但在芯片方面,(國內企業)還需要追趕。"
全健表示,所謂高端產品,首先要保證產品技術性能高、質量好,使用效果理想,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端產品價格不會太低,"低端產品,首先,制造、外觀比較粗糙;第二,使用的效果達不到標準;第三,產品的壽命可能比較短;第四,因為這樣,它的價格可能很低廉。"全健告訴記者,由于低端產品價格低廉,甚至達不到制造成本,不排除部分產品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
"我國企業一方面因為起步晚;另一方面,國外企業投入也比較大,所以它們(國外企業)存在技術優勢;稍微比我們領先一點,這也是很正常的。"張華告訴記者,對于整個LED行業,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國內企業在技術方面還能進一步提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