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經銷商選“東家” 務要注意11個雷區!
摘要: 眾多企業老總都明白:在產品已基本供過于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得渠道者才有可能得天下。在中國,渠道的作用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受到重視。經銷商是渠道中重要一環。
眾多企業老總都明白:在產品已基本供過于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得渠道者才有可能得天下。在中國,渠道的作用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受到重視。經銷商是渠道中重要一環。
一翻開有名一點的財經類報紙雜志,一幅幅版面大小不等的招商廣告,躍然而至。企業使盡渾身解數來吸引經銷商。從雄厚的企業實力,研發能力,到營銷策劃高手的全方位的營銷策劃支持,到承諾實行嚴格市場保護機制,杜絕沖貨,豐厚年終返利,完善的退貨換貨制度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只要經銷商答應經銷我的產品包賺不賠,穩當等著做百萬富翁吧!這些廠家開出的條件可謂優厚,讓不少經銷商怦然心動。但心動且慢行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做生意畢竟不是坐地收錢,三思后行,經銷商選東家還應注意如下事項。
一、切實考察企業的真正財力
往往有的企業打出的招商廣告和資料中稱:xx公司是××集團旗下的一個高科技公司,而××集團擁有資產數百億,許多全國有名的公司都是其下屬子公司。這樣的公司看似背靠大樹,經銷商如能納入其體系也好乘涼。但經銷商不能盲信,所謂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其母公司有錢,但它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家大業大開銷也大,真正能攤到經銷商直接打交道的子公司身上的錢有多少?
真正能投入到經銷商所欲經銷產品及相關業務的“大財”才是經銷商所希求的。當然具體的財力作為外人的經銷商剛開始未必須知個仔細,但通過看企業的廣告費用支出情況、注冊資本及與其打交道的其他經銷商和客戶應可以了解個大概。
二、產品是否真的有市場及與已有的產品所有矛盾
盡管各企業都會把自己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但市場相當無情的。就算是企業認為產品已達到某個高水平,確是高科技產品,但其適用性如何,是否適合和能滿足消費者真正的潛在和現實需要。產品的性價比能讓消費者多大程度接受即意味著可能的市場機會有多大。
當然這跟廣告、價格、渠道管理等合力有很大關系。不過產品品質及定位準確與否確是其他一切營銷努力的基礎。這要求經銷商應擁有有關商品的豐富的知識,這也所謂的“不熟不做”。
另外經銷商應認真權衡自己的產品線與企業所要求的產品政策,看兩者是否沖突。有的企業可能希望經銷商只經銷它的產品而不能經銷競爭品牌。而許多經銷商往往作為消費者“代言人”身份,經銷多個同類的暢銷品,這不僅是消費者購買的需要且是經銷商贏利的根本。
經銷商在兩者只能擇一情形下要權衡放棄原產品引入新品是否劃得來。這涉及到經銷商對產品市場前景的評估,對企業的銷廣告、財務等能力的預期,當然如果經銷商欲接的新品與已經經銷產品是互為促銷關系的,應優先慮。
三、企業廣告是否有效
企業有否花大錢做廣告已成為經銷商選東家的重要依據,不過經銷商須和企業一樣對廣告是否有效嚴重關注?,F在的產品、企業、服務廣告遍地開花,充斥在央視、衛視、報紙雜志等等。廣告費用高得驚人。而在受眾對廣告排斥,廣告信息到達日益降低情況下,企業扔幾千萬做全國廣告和扔幾十萬做城市的廣告效果完全不一樣。
所以經銷商不僅要看企業舍得花多少錢做廣告,還要看這些錢是怎樣用的;更要看其廣告片效果如何,吸不吸引受眾;廣告媒體組合如何,能否形成密集轟炸勢最終能否在廣告的汪洋大海中為所經銷的產品殺出一條坦道來。
四、詳細考察樣版市場
企業為增加成功機會、降低風險也為了更易于說服經銷商,往往先集中公司的營銷精力在某一地區傾力打造一個成功的樣版市場。經銷商不能看到樣版市場的經銷商提貨的門庭若市便一時沖動。要冷靜看待樣版市場。
首先,樣版市場是企業精耕細作的結果,企業會不會在別的區域也投入這么多的精力、人力、財力?其次,樣版市場的成功經驗有多大成份可以在其他市場復制,畢竟各個區域(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地方)環境不一樣。第三,樣版市場出現的問題在經銷各自的地頭能有效克服嗎?如果經銷商在經過以上考慮后還自信能做得不差于甚至勝于樣版市場,那就大膽地接手吧。
此外,經銷商對那些以前有成功產品、現在又推出新品并欲使新品借原品版東風直上的企業要小心。以前產品的成功證明了其確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但往往導致新品嚴重搬用原有套路,這是降低營銷成本和思維貫性依然,這種定勢在市場瞬息萬變條件下是十分有害的。經銷商只要對行業市場比較關注應能直覺到按老辦法行事行不行得通,從而作出自己的選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