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掀起并購潮 LED企業順勢而為
摘要: 自2014年7月以來,A股市場迎來了新一輪投資熱潮,上證指數從約2000點起步最高上升至接近5200點,大量資本涌入股票市場,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并購潮。
自2014年7月以來,A股市場迎來了新一輪投資熱潮,上證指數從約2000點起步最高上升至接近5200點,大量資本涌入股票市場,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并購潮。
同樣迎來并購潮的還有禪城另一家上市公司國星光電,通過引入國資大股東,國星光電增強了行業整合能力,并抓住行業發展拐點的機遇,控股上游企業。
國星光電
6月5日,國星光電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為繼續推進企業發展戰略,滿足業務拓展要求,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650萬元人民幣受讓中達聯合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達集團”)所持浙江亞威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威朗科技”或“標的公司”)1500萬元出資額,占亞威朗科技現有注冊資本的25%。同時公司以現金向亞威朗科技增資6000萬元人民幣。
出資額受讓與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亞威朗科技7500萬元出資額,占亞威朗科技增資完成后注冊資本的62.5%,亞威朗科技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資料顯示,亞威朗科技經營業務包括LED外延片及芯片、半導體照明設備、光電模塊研發制造等。公告表示,這次收購符合公司“立足封裝,做強做大,兼顧上下游垂直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希望通過這次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在LED上游的技術水平,調整與優化產品結構。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節能、環保照明的普及,LED照明產業市場的“蛋糕”不斷做大。以LED顯示屏為例,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07年到2013年,中國LED顯示屏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3%,從72億元增長到240.94億元。
與此同時,LED行業競爭也更加慘烈,一方面是LED照明的產品價格繼續下降,另一方面市場對LED照明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利潤變薄,讓中小企業生存更難。而資本市場的火爆,為上市公司融資提供了便利,兩相結合,助推了LED產業整合的浪潮,國星光電便是其中的代表。
為了做大做強主業,除了積極收購中小企業外,國星光電還通過引入更具實力的股東增強產業整合能力。5月7日國星光電發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的公告。
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可以追溯到去年9月底,國星光電公布了控股權變更及非公開發行股份調整等一系列公告,提出擬以9.13元/股的價格,向潛在實際控制人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簡稱“廣晟資產”)及由國星光電員工控制的廣發恒定公司非公開發行4500萬股,募集不超過4.1085億元資金,投向小間距LED及戶外標貼LED顯示屏器件擴產項目。
在國星光電公布向廣晟資產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同時,公司現任實際控制人佛山市西格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西格瑪”)的全體股東與廣晟資產全資子公司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電子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由電子集團出資7.24億元收購西格瑪100%股權。收購完成后電子集團將通過西格瑪間接控制上市公司國星光電6033.52萬股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另外,因廣晟資產擬以現金3.20億元認購國星光電非公開發行股份中的3500萬股,而電子集團由其100%控股。因此,在股權轉讓及非公開發行股份完成后,廣晟資產及電子集團將合計控制國星光電9533.52萬股股份,占國星光電非公開發行股份后總股本比例為20.07%,成為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以超過10億元代價入主國星光電的廣晟資產,注冊資本100億元,由廣東國資委全資控制。目前廣晟資產已控制中金嶺南、廣晟有色及風華高科三家A股上市公司。加上國星光電,屆時廣晟資產將擁有有色、稀土、電子、LED四大業務平臺,產業布局進一步完善。
通過引入廣東省國資委下屬國有企業廣晟公司,國星光電成為了LED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實行混合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背靠廣晟公司這一棵“大樹”,國星光電有望在政府的統籌規劃下,構建光電產業大平臺。
佛山照明
和禪城其他上市公司頻頻進行資本運作相比,作為老牌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在本輪行情中并沒有太大動作,除了一則參股公司借殼上市的提示性公告。4月3日,佛山照明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參股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國軒高科”)通知:2015年4月2日,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國軒高科借殼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事項獲得無條件通過。
在此之前佛山照明持有國軒高科14.8361%股權,待其借殼上市完成后,公司所持有的國軒高科股權將轉為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限售股權,變更后佛山照明持有東源電器股份7300多萬股,占總股本的8.47%。
這也是佛山照明近幾年迎來的少數利好之一。自2012年上市公司因為虛假陳述受到監管部門處分后,過去幾年這家曾經的明星企業深陷訴訟泥潭,遭遇2749名投資者的民事訴訟索賠。就在本月初,廣東省高院駁回佛山照明和14名投資者的上訴,維持原判,首批900多位投資者獲賠6041萬元,這為其余投資者的訴訟申請定下了基調。
除了官司糾紛外,佛山照明的轉型之路走得也并不順暢。受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傳統照明行業步入成熟期的影響,曾經被譽為“中國燈王”的佛山照明于2009年開始執行多元化策略,通過大規模投資進軍鋰電池、酒店、旅游等行業,但效果并不好。
近年來隨著公司重新調整發展戰略,逐漸清退鋰電池資產,并堅定向LED照明轉型,佛山照明的業務發展才重新回到正常軌道。在經歷了2013年凈利潤大幅下滑37%以后,2014年佛山照明凈利潤止跌企穩,同比增長5.67%。并實現了每10股轉3股派2.2元的高分紅方案,對于提振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發揮了一定作用。
佛山照明業務經營轉好的另一個信號是公司高管的集體增持。根據統計,自去年7月份以來的近一年時間里,隨著大盤指數的持續上漲,佛山A股25家上市公司當中有一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重要股東和高管減持,但仍有5家上市公司出現了股東增持的情況,佛山照明便是其中的代表。
根據統計,今年2月到3月份,佛山照明包括總經理劉醒明在內的10名高管都相繼增持了公司股票,是增持高管人數最多的上市公司。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