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被LED花燈擠占 水晶燈高貴褪去
摘要: 水晶燈素有“花燈之王”的美稱,然而新時代下產品低質化、風格同質化、價格透明化等,使得水晶面臨燈繁華褪去的尷尬界面。
水晶燈素有“花燈之王”的美稱,其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受到眾多消費者喜歡,大至酒店會所、別墅會所等,小至家居裝飾、平房簡裝等,都能看見水晶燈的身影。水晶燈從最初的舶來品,到“高大上”工程燈具,再到平民家居燈具,一路走來經典依舊,然而新時代下產品低質化、風格同質化、價格透明化等,使得水晶面臨燈繁華褪去的尷尬界面。
要銷量不要品牌,品牌建設“斷層”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在上游水晶燈領域誕生了寶輝、金達、奧斯哥納、中意、華藝、勝球、開元、品源、愛的·華家等品牌,然而在下游經銷商方面多采用自有品牌。在隱形渠道上,約80%的設計師不關注水晶燈品牌,只有20%的設計師能夠說出2-3個水晶燈品牌,整個水晶燈行業在品牌建設過程出現斷層現象。
在價格方面,水晶燈一直為人所詬病。信息透明化下,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三方以往的價格游戲很難玩下去,如今為了生存紛紛玩起價格戰。由于水晶燈通常作為主燈,需要專賣店氛圍加以體現,而在燈飾領域專賣店做得好的品牌少之又少,當前甚至一些燈飾品牌為了存活發展,也開始打起價格戰來。
目前水晶燈行業處于洗牌階段,價格戰和同質化進一步加深,一部分沒有實力的廠商會被清除出去,同時在有實力的廠家眼里,會看得更為長遠一些,借此機會進行品牌扎根。當水晶燈價格戰如火如荼時,2014年歐普春季水晶燈訂貨會現場砍下1.3億元,不得不令人思考品牌的價值。
產品過度“創新”,帶來庫存壓力
由于利潤空間較大,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都上馬水晶燈項目,使得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為了吸引商家進貨,廠家絞盡腦汁在水晶燈的燈杯、燈臂、中軸、吊墜等方面進行“微創新”,業內人士反映,花燈款式要時常變化,其更新換代速度大概在三個月,同時行業中小企業眾多,商強廠弱現象明顯,隨著而來的是商家過分的要求與廠家過度的服務。
調研中發現,90%以上的商家認為經營水晶燈最大的風險在于庫存,由于水晶燈單個燈具售價一般燈具要高,使得商家庫存壓力和出售樣品的壓力較大。有商家表示,直接不庫存,有單再向廠家要貨;也有商家表示,樣品只要一段時間沒有出售都會下樣,然后從新掛新樣,原先的樣板做好維護出售或者隔斷時間在掛上去,這樣讓店里面都不同時間段有新品展示。
跨品類競爭,市場份額被擠占
回顧水晶燈發展,早在十年前水晶燈是高端客戶選擇的裝飾產品,當時水晶燈的銷售模式主要以工程為主,價格較貴,零售客戶選擇不太多,而隨著消費水平提升以及審美價值的變遷,水晶燈從“高貴”走向“通俗”,開始進入家裝領域,水晶燈市場份額得到空前的增長,很多大小品牌孕育而生。同時,由于家居裝飾風格多樣化,使得水晶燈面臨挑戰更為多元化,歐式燈、新中式等跨品類競爭成為常態。
南昌銀河時代燈飾經理李曉霞表示,現在零售客戶主要以LED花燈、平板燈和低壓燈居多。其中歐式風格的吊燈對水晶燈的銷售影響也較大,兩者客戶群大致相同。歐式風格類型的燈與水晶燈相對比售后服務簡單,這也使得許多商家會有意識推歐式燈。
近年來,消費者的審美趨向簡約化,“簡裝修”為消費者推崇,水晶燈也做出調整,走進家居,成為大眾消費品。歐普水晶燈江西運營中心董事長黃嘉斌表示,未來的水晶燈市場格局發展,一定是會向品牌化發展,知名品牌的水晶燈依然會唱主角。許多選購水晶燈的消費者開始更注重品牌、品質、品味,而非價格。
每個行業都有周期性,同樣水晶燈也有成長周期,在經歷了連續十幾年高速增長后,勢必會有一番回落,加之近年來市場不景氣,勢必縮短這一周期性。因而,整合資源就顯得尤為關鍵,如批發渠道、設計師渠道、工程渠道的有效整合。再者,優化庫存,在款式上廠家應與商家及市場銷售情況保持平穩;另外,要做好售后服務,如清洗服務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