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 LED照明行業(yè)如何制定落實政策
摘要: 國務院最近印發(fā)《中國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的戰(zhàn)略目標:即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yè)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yè)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是一個宏大的足以激發(fā)斗志的愿景。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由知識向智慧的道路將更通暢。智慧最終可以實實在在地、量化地呈現(xiàn),而不再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幻境。智慧制造就是融合集成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大眾創(chuàng)新、用戶創(chuàng)新、社會創(chuàng)新、自覺創(chuàng)新。在智慧制造時代,制造與用戶完全對接,乃至制造消費者。按需生產,使制造低風險、高效率、低消耗、純綠色。因此要鼓勵開展大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努力構建制造業(yè)“腦系統(tǒng)”,逐步將智能制造升級為智慧制造。
從中國制造邁向全球制造。就服務對象而言,在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區(qū)域制造正在淡化,強調區(qū)域制造容易造成信息割裂和地方保護,容易產生貿易摩擦。中國制造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可以說已具備了建設工業(yè)強國的基礎和條件,具備了覆蓋全球的能力,但這絕不是占領全球,而是服務全球。只有共同發(fā)展的包容和擔當精神,才會受到全球的歡迎。過分強調一域制造不僅有夜郎自大之嫌,而且也不利于融入八方。
信息時代的地域正在扁平化,打品牌不如樹口碑,產品關鍵在于實用,而不在于標簽,偏安一域不符合時代潮流。現(xiàn)在,一些地方喜歡照貓畫虎,提出區(qū)域性的制造計劃,這股風潮勢必助長地方主義。一地的制造,即便很有特色,也不能孤島化、微觀化,要站在全球的視野上,老老實實地從內在下功夫,這樣才契合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特質。從全局來看,推進中國制造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制造挺進。所謂有容乃大,只有充分包容融合,才能充分共贏發(fā)展。
從有形制造邁向無形制造。大象無形,最宏大的制造即是無形的制造,無形制造暗合虛擬世界的特征。要從有形制造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寓無于有,才能變化萬千。就制造價值鏈而言,微笑曲線也適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曲線的兩端,一端是設計,一端是服務,要緊緊抓住兩端,把曲線兩頭做粗,使兩端的價值最大化,走出價值洼地,使附加值變成主流價值,而處在微笑曲線的底部的制造本身,也要通過智能技術,實現(xiàn)由粗放向精細轉變。就內涵和外延而言,現(xiàn)代制造業(yè)并不局限于有形制造,要泛化、虛化、軟化,由硬變軟,開放包容。正所謂,軟件定義硬件、定義產業(yè)、定義世界,充分軟化才能拓展空間,避免被有形制造綁架,成為制造的奴隸。就制造形態(tài)而言,隨著增材技術成熟與普及,要從規(guī)模化、統(tǒng)一化、同質化,向泛在化、個性化、多彩化轉變,甚至將制造主體能動權完全賦予個人,充分滿足及時制造、服務制造、個性制造、自主制造的需要。從有形向無形演進,就是要促進制造充分內化和無限外化。上善若水,無形制造可以使中國制造在全球經濟中游刃有余,立于潮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