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LED也有新藍海
摘要: 新世紀董座鐘寬仁堪稱LED產業最年輕的董事長,53年次,年僅52歲,民國91年與親友集資1.5億元創立新世紀光電,沒有富爸爸的光環,一度創下每股稅后純益5元的輝煌紀錄,雖然LED產業目前正進行激烈淘汰賽,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不過鐘寬仁不認為LED是「慘業」,堅信事在人為,LED有自己的新藍海。
新世紀董事長鐘寬仁

鐘寬仁小檔案
新世紀董座鐘寬仁堪稱LED產業最年輕的董事長,53年次,年僅52歲,民國91年與親友集資1.5億元創立新世紀光電,沒有富爸爸的光環,一度創下每股稅后純益5元的輝煌紀錄,雖然LED產業目前正進行激烈淘汰賽,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不過鐘寬仁不認為LED是「慘業」,堅信事在人為,LED有自己的新藍海。
鐘寬仁在創業之前沒有管理工廠的經驗,相反的,交大電工系、交大企管所畢業之后,先走研究路線,進入當時的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擔任產業分析師,25歲就成為國內第一批NB產業分析師,廣達、仁寶等筆電廠當時躬逢其盛,產業景氣處于起升段,之后NB類股全是剽悍飆股,鐘寬仁也因此累積深厚的研究實力。
27歲~37歲是鐘寬仁的黃金十年,也在此時開始積累創業資本,鐘寬仁因對投資有濃厚興趣,轉而投身漢鼎創投,因為有扎實的研究基礎,投資過的公司族繁不及備載,代表作包含勝華、旺宏、友訊、光磊、偉詮電,在電子股的全盛時期,本益比動輒25倍起跳,鐘寬仁的投報率驚人,不過看盡許多公司的起落,鐘寬仁終究不想一輩子為人作嫁,于是在民國91年與親友集資1.5億元,創立新世紀光電,比起晶電、億光、光寶、光磊等大型財團,新世紀沒有富爸爸加持,草創之初缺錢、缺人,因此在產品的切入點上,也必須與財團型的LED廠有所區隔。
過去十多年,藍光晶片一直是晶片廠的主流,隨著日系廠商引導亮度與規格不斷升級,藍光晶片形成相對較高的競爭門檻,經濟規模已經成形,新世紀成立之初,并非鎖定藍光,取而代之的是綠光LED晶片,白光LED的製程約略區分為兩種,一是利用藍光晶片激發螢光粉產生白光,這個製程有日亞化(Nichia)的專利箝制,該專利預計2017年到期;另一是利用紅光、綠光、藍光晶片混合成白光,因綠光進入門檻較高,當時沒有LED廠主打綠光晶片,可以說這是個奇襲策略,卻讓新世紀在LED產業站穩腳步。
綠光LED晶片讓新世紀的月營收從不到5,000萬元,一度攀升至3億元以上的歷史新高紀錄,掛牌之后,新世紀的市值一度飆漲逾200億元,鐘寬仁在10年內就創業成功,如今新世紀資本額已經達到34.25億元,LED晶片營收比重超過7成以上。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大陸LED廠滲透產業鏈,挾其官方對MOCVD設備的補助優勢(一臺約補助500萬美元),大陸LED廠的Overhead很低,即使目前LED照明的滲透率還很低,但是品牌廠啟動價格戰、大陸LED廠繼續低價搶市,被喻為「十年沒有烏云」的LED產業變成臺灣的四大「慘業」之一,照明美夢泡沫化,LED產業光環似乎褪色。
鐘寬仁認為,LED絕對不是慘業,LED產業多元,非常適合中小型創新導向公司,還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不過他也不諱言,今年第1季藍光的平均單價(ASP)跌掉30%,跌勢超過預期,對LED廠來說頗為嚴苛,尋找藍海是當務之急。
由于LED照明跌勢慘烈,儼然已經成為紅海市場,新世紀避開LED照明,并快速導入覆晶產品,由于覆晶技術不須打線,尺寸可做得更為輕薄,只要解決散熱問題、壓低價格,就會吸引客戶採用,今年叁星在高階液晶電視上全採覆晶技術,就是由新世紀奪下大單,而叁星在DRAM、LCD、手機、液晶電視等先進技術上不僅接受度高,往往也是領頭羊,扮演風向球的角色,覆晶產品成為新世紀轉型的一個著力點。
產業分析師、創投產業出身的鐘寬仁坦言,LED照明競價激烈,連飛利浦這種等級的公司都在賠錢,整個供應鏈獲利有限,但是價跌量增,他認為LED這個產業是事在人為,還是處處有希望!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