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火災,誰之殤?
摘要: 近段時間,8·12天津濱海新區火災爆炸事故成為全球人士關注的頭等事件,大家除關心事件進展外,更多人轉而關注火災爆炸“背后”的安全以及起因問題。其實安全一直是各行業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此次天津濱海新區火災爆炸事故再一次把安全話題推上輿論制高點。
近段時間,8·12天津濱海新區火災爆炸事故成為全球人士關注的頭等事件,大家除關心事件進展外,更多人轉而關注火災爆炸“背后”的安全以及起因問題。其實安全一直是各行業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此次天津濱海新區火災爆炸事故再一次把安全話題推上輿論制高點。
與之相關的,公安部消防局相關負責人也透露,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火災20.1萬起,死亡1109人,受傷599人,直接財產損失22.2億元。另外,在已查實原因的重特大火災中,約80%與人為因素、違規違章操作有關;火災遇難者中,絕大多數與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逃生自救能力匱乏有關。
從全國發生火災的狀況出發,我們聚焦回LED照明產業鏈的安全上。據不完全統計,從年初的廣東惠東縣義烏商品城火災致17人死亡到最近的長沙高橋燈具市場突發火災損失逾百萬,照明終端賣場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也已經達到11起。
在這11起火災事故的背后,消防通道被占、老市場消防設施陳舊、建筑本身未通過消防驗收、以及消防安檢缺失等問題比比皆是。在事故未發生之前,總是有太多比 “安全”更為值得照明人士追逐的東西,“消防死角”越發顯得微不足道,哪怕是此刻,許多賣場依然是上述問題的“釘子戶”。
相信照明行業的這11起火災事故與全國各地眾多火災事故有著相似的事故原因,這些具有普遍性的原因是釀成一起又一起火災事故的罪魁禍首。然而,在筆者看來真正的火災事故罪魁禍首可能在于多數人所譴責的不依法履行監管責任的漏洞,或者在于相關審批程序的延滯,而同時更在于當前照明賣場中所有參與進來的方方面面根本沒有意識到自身負有消防安全的責任不可推卸。
道理大家都懂,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火災的誘因導火索,是日積月累形成的,災禍落到自己頭上之前,多數人或熟視無睹,或掉以輕心,久而久之,便形成禍局。一朝禍起蕭墻,則悔之已晚。防火意識的淡薄,固然有教育提醒的氛圍不夠濃厚,但對于每個防火主體而言,恐怕還是在于壓力不夠。一場火災出現,坊間和媒體報道,都集中在火災現場和處置之上,對火災的后續處理和漫長的影響,卻往往有頭無尾就放過去了。
筆者曾有幸到達某消防演練現場體現過所謂的“火災逃生演練”,相信很多經銷商和企業都參加或是組織過類似的演練活動,說實話,流于形式和表面者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是嘻嘻哈哈的裝裝樣子就糊弄過去了,根本沒人在意在火災現場到底應該準備些什么,怎么按照正確的步驟逃生。
就如目前很多照明賣場拔地而起,都是在拼命的比硬件、比排場。然而,燈壁輝煌的賣場大堂背后,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賣場的構成要素不僅僅是產品及裝修豪華的門庭,各個細節性如警示燈、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樓梯等等的重要性。
照明企業、照明賣場以及經銷商享受產業帶來的巨大滿足的同時,請牢記以上行業內外已經發生的教訓。賣場失火,各方都有責任,也都各有損失,入駐的企業,也需做好選擇,對賣場的安全隱患進行監督。燈飾賣場承載著燈飾行業的希望,經銷商、賣場、照明企業三者,一榮共榮,一損共損。
最后,筆者代表《商情》團隊向在天津濱海新區火災爆炸事故犧牲的同胞們祈禱,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