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LED照明產業發展藍皮書
摘要: 近兩年LED產業爆發式增長,成為各路資金追捧的對象。然而不容回避的是,我國LED產業的瘋狂擴張主要聚集于襯底和芯片、封裝等產業鏈的低端,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LED材料以及外延領域,國內企業則鮮有涉足。能否順利進入產業鏈高端成為決定國內LED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關鍵性因素。
芯片材料
目前國內企業及科研機構已經實現在不同襯底(Al2O3、Si、SiC、AlN)上外延生長GaN材料,并已開發出圖形化襯底外延、非極性或半極性外延、襯底轉移、激光剝離、共晶焊接、ITO電極、表面粗化和光子晶體等產品和技術。
在提高內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方面,我國也取得較大進展。目前已研發出AlGaN深紫外(260nm-400nm)發光二極管,以及1W的LED藍光芯片,白光LED的發光效率超過80lm/W,并研制出四元系AlGaInP紅光功率LED器件,發光效率約40lm/W。
然而,我國超高亮度芯片以及高亮度藍綠芯片產品技術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國內該類芯片仍主要依靠進口。
由于外延片和芯片生產環節聯系緊密,行業內的多數企業在從事外延片生產的同時也進行芯片產品的生產。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涉及LED外延/芯片的企業有近百家。
在外延/芯片環節,由于近兩年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區域分布呈現多地開花、分散發展的趨勢。其中,長三角地區企業數量超過30家,超過總數的1/3。
制備材料
LED制備材料主要指LED生產中需要用到的光刻膠、高純化學試劑、高純電子氣體、靶材和拋光材料。
我國LED領域光刻膠還處于產業化階段初期,國內能夠大批量生產的光刻膠包括紫外負性光刻膠、紫外正性光刻膠(G、I線膠)和TN-STN光刻膠等。然而,高端生產用光刻膠還需要依賴進口。
在高純化學試劑領域,國內的產業化技術水平基本能夠滿足LED生產要求。
在高純電子氣體領域,國產的6N高純氨已大量用于LED行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特種電子氣體方面整體技術水平與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高端核心技術和產品市場仍被國外把控。
在靶材領域,中國產業化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發展較快,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存在突出問題是靶材主要原材料仍然依賴進口。在拋光材料領域,中國基本能夠生產LED領域藍寶石用拋光液和硅、化合物半導體襯底材料用拋光液及水溶膠納米磨料等,但在CMP工藝用其他拋光液、拋光液用核心基礎原材料等還依賴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從事光刻膠、高純化學試劑、高純電子氣體、靶材和拋光材料的企業有31家,主要以合資和民營企業為主,企業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和京津環渤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雖然數量上不及合資和民營企業,但產品銷售收入和從業人員處于絕對優勢。
深陷產業鏈低端
從2010年到2012年這短短3年間,LED芯片產能擴張超過10倍,導致了LED材料產業產能嚴重過剩。2014年,受下游應用市場帶動,大部分LED材料企業整體向好,MOCVD產能利用率上升至52%,開機率上升到70%左右,平均產能利用率較前兩年大幅度提高。
隨著市場的向好,以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為首的國內LED領軍企業紛紛開啟了新一輪的擴產,而且新增產能一舉超過了其本身的原有機臺數,未來LED材料產能過剩問題依然不容樂觀。LED材料產能過剩,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雖然行業市場繼續增長,整體盈利卻在下滑,價格戰愈演愈烈。LED芯片價格大幅度降低,有的降幅甚至達到了50%,LED材料小企業紛紛尋求并購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經停產,準備退出這一領域。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