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leaf在美銷量達8萬套 你知道嗎?
摘要: 燈泡這種東西,看起來是個小物件,如何讓一個智能燈泡和傳統的燈泡一眼就分開?閆思成給出的答案就是直接把他們做的看起來不一樣。
燈泡這種東西,看起來是個小物件,如何讓一個智能燈泡和傳統的燈泡一眼就分開?閆思成給出的答案就是直接把他們做的看起來不一樣。但如何把燈泡做的不一樣仍然不是躺在床上睡一覺就能完成的事情,選擇什么材料,做成什么形態,該有什么功能,都是要反復考慮的事情。
打開幾個眾籌網站可以看到,燈泡這個硬件一直以來都沒有所謂的爆款,對于為什么從燈泡的角度切入智能硬件,閆思成還是有話要說。

Nanoleaf在美國怎么樣?
眾籌是個好形式,對于產品受不受歡迎,上下眾籌網站就知道了。Nanoleaf第一代產品在Kickstarter上眾籌27萬美金,對于大多數產品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第二代產品則稍稍差一些,不過也有18萬美金。
那么銷量上呢?閆思成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賣出了大概8萬套,這聽起來是個相當讓人樂觀的數字,因為在Kickstarter上贊助一顆Nanoleaf Bloom的燈泡你要掏出40美元,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官網以35美元的價格購買,不得不稱贊大洋彼岸的大美利堅人民還是有錢啊。
但登陸百度未來商店則要謹慎的多,不僅首發價格降低到168元,限量500件這幾個字也是格外的扎眼。閆思成說他想在今年年底之前賣出五萬套,但記者覺得在仔細調研一遍之后他應該會把心里預期下調到一千吧。
Nanoleaf如何決定做的?
這個想法緣起于閆思成還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在一個太陽能車隊意識到,能源是一種消耗性極大的東西,現在有無數的能源在被使用,那么能源在被用掉之后呢?沒了就是沒了。他開始意識到能效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這個想法,開始在他的腦海中越扎越深。同樣也是在車隊,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對電源設計方面非常在行的朋友。
于是他帶他的朋友來到中國,這是一個物產豐富,發展迅速的國家。“我看到中國有很多很好的東西,而且又非常便宜,我在廣州那邊看到很多不同的燈,但讓我困惑的是為什么能效都這么低?很多燈泡的能效都在80%以下,100W的能源最后才只有80W的光照效果。于是我的搭檔就想說,我們自己研發更高的效率的燈泡?!遍Z思成操著一口還算流利的“歪果”口音,在腦海中搜索著所有的中文詞匯說道。這是三年前的故事。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