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3 十年之癢 歐司朗與佛照分道揚鑣
摘要: 第173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歐司朗轉讓佛照股權,引軒然大波;價格戰之下,產業升級是突破口;專利摩擦頻繁,國內LED企業何去何從;發力汽車領域照明,歐司朗戰略重心轉移……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第173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歐司朗轉讓佛照股權,引軒然大波;價格戰之下,產業升級是突破口;專利摩擦頻繁,國內LED企業何去何從;發力汽車領域照明,歐司朗戰略重心轉移……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佛照股權連翻轉讓 中國投資市場變化的縮影的體現
昨日,“歐司朗轉讓佛山照明100%股權”相關的新聞占據各照明行業媒體的頭條版面。事件的主角兩家國內外巨頭是造成此次新聞撼動的原因之一,但其中牽涉到的“恩怨情仇”、政府背景、外企的帝國本質才是其中精彩看點。
歐司朗在此發揮了帝國主義的“精神”,在佛山照明利潤走向低谷、原先的生產優勢削減之時將其高價拋售,可謂是將剩余價值最大化利用了。近來飛利浦Lumileds、普瑞光電被中國財團收購的事件也正有此嫌疑。另外,近來的跨國收購案亦可透射出中國政府這只隱形之手,正在默默加大投資力度以推動中國新興產業經濟的發展。借行業資深人士的一句話,“佛照從國資變為合資再到國資,看起來是一個企業的變化,實際上也是這些年中國投資市場變化的縮影。最早是希望引進外資技術等,但隨著國內外差距的縮小,投資方式也隨之改變?!盠ED專利的20年保護即將到期、LED利潤即將觸底、主戰場轉向中國等都為國內企業創造了天時地利,能否通過資本市場鑄造中國的國際巨頭還得看人和。
阿拉丁“光”點:產業升級是價格戰的突破口
不得不說,現在LED行業的價格戰,真的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拐點,企業進入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了。6月份歐普、佛照、木林森等企業掀起的9元T8燈管,整個行業為之嘩然。大規模大范圍的價格戰,意味著進入了拼企業資金與規模的階段,除了國內的大廠加入價格戰,國際巨頭飛利浦、歐司朗、科銳等企業也對其產品價格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價格戰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在如此狂風驟雨般的價格戰之下,相信接下來又會有一批企業被兼并與收購,產業結構將在重整之后得到升級,資源更加集中在大企業手中。目前已有部分企業不遠卷入這場殘酷的價格戰而另謀出路,如進軍商業照明或其他利潤較高的領域,企圖通過在細分市場做專做精的方式規避價格戰,其實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阿拉丁“光”點:LED專利摩擦頻繁,企業應如何應對?
2015年過去八個月內LED圈的“官司門”事件層出不窮,其中,專利糾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隨著LED行業的快速發展,海外企業對國內LED企業起訴案件持續攀升,而國際巨頭之間的專利戰也愈演愈烈,據悉,涉及到LED通用照明領域的相關訴訟最多,發起者主要集中在日亞化學、科銳、GE照明等國際巨頭。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國內相關企業起步較晚,在專利積累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在LED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遭遇專利訴訟或將會成為常態。事實上,外國接連發起的“專利戰”也迫使中國企業不得不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想要從價格戰、產品同質化、抄襲等惡性競爭中擺脫,就必須有自己的發明專利作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從2015年幾宗大手筆LED跨國并購案例中不難發現,跨境并購意在專利,因為這不僅可以獲得核心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還可以突破外國企業先進技術專利門檻。
正如卡斯滕·芬克所說“創新的果實是專利,今天的創新將種下明日經濟增長的種子”,如何在開拓市場的同時,不斷加強自主研發、推動產業升級、積極進行專利布局無疑成為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
阿拉丁“光”點:布局產業鏈價值高低 歐司朗發力汽車領域照明
繼去年無錫新封裝廠的投產,此次昆山工廠的投產預示著歐司朗在中國的產能進一步擴充,從公告來看,新工廠主要生產汽車及顯示領域照明產品,再聯想到近期燈具業務的拋售信息,已經顯示出這個國際大廠戰略重心的轉變。當然,在LED燈具價格已經降至歷史新低的今天,國際大廠向更高價值鏈轉移的思維并不奇怪。
這跟此前歐司朗確立的深耕中國市場的承諾并不違背,事實上其也在公開場合多次重申,作為國內企業來講,一方面尋找高價值產業鏈位置,另一方面尋找藍海出??诟@得迫切,避開巨頭鋒芒,確立自身獨特優勢更為重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