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照明與歐司朗“情斷”
摘要: 近日,歐司朗轉讓佛山照明股份的新聞引來行業關注與熱議。有評論稱“這是一個時代的過去”。 佛山照明與歐司朗11年“情斷”,從2004年牽手,到2010年佛山照明被報道陷歐司朗“貼牌陷阱”,而后佛照陷入訴訟索賠案,這段期間被一些業內稱為佛照與歐司朗的“分居”時代。
近日,歐司朗轉讓佛山照明股份的新聞引來行業關注與熱議。有評論稱“這是一個時代的過去”。 佛山照明與歐司朗11年“情斷”,從2004年牽手,到2010年佛山照明被報道陷歐司朗“貼牌陷阱”,而后佛照陷入訴訟索賠案,這段期間被一些業內稱為佛照與歐司朗的“分居”時代。
歐司朗的技術+佛山照明的渠道為何沒有成就一段佳話?
2004年8月31日,佛山市國資委持有的佛山照明23.97%股權分為兩部分,其中13.47%轉讓給歐司朗與香港佑昌剛剛成立的收購公司歐司朗佑昌,剩余的10.5%則轉讓給香港佑昌,轉讓總價為6.78億元。
在此之前,佛山照明原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從上市的1993年至2004年,一直為佛山市國資委控股持有,占比達23.97%。
在這之后的幾年后,歐司朗與佛照的摩擦被媒體爆出。業內分析,雙方不睦的根本原因是雙方的戰略意圖沒有得到實現,佛山照明并沒有如預想般得到歐司朗的技術引進。
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表示,表面看來,此次收購后,歐司朗作為歐司朗佑昌的大股東,成為佛山照明的實際控制人,但實際上,歐司朗持有歐司朗佑昌的60%股權,實際權益持股佛山照明僅僅只有8.082%,而香港佑昌則實際持有超過佛山照明16%股份,實際控制人莊堅毅的關聯公司廣州佑昌燈光器材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廣州佑昌”)當時也持有佛山照明2.09%股份,再加上莊堅毅個人持有佛山照明部分B股,莊堅毅成了佛山照明幕后大股東。
貼牌陷阱?歐司朗限制佛照發展的陰謀?
2010年,中國經營報發布了一則深度新聞報道“佛山照明急破歐司朗‘貼牌陷阱’”,指出,國內傳統照明巨頭——佛山照明在歐司朗入主后,業績增長明顯放緩,其原有的市場優勢、品牌優勢也都被弱化,原本希望借助歐司朗的技術做大做強的佛山照明似乎陷入了歐司朗的貼牌迷宮之中。
“佛山照明實際上成為了歐司朗的OEM工廠。在當時的中國照明市場,佛山照明一個燈管的成本大概是5元,飛利浦大概為8元,而歐司朗則接近10元,三者技術差別不大,歐司朗底價采購佛照的燈管,配上自己的燈架,貼上自己的標簽,使得歐司朗很快具有了與飛利浦抗衡的成本,也為歐司朗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奠定了基礎。”這是文章中一位研究員的評論。
一位業內人士近日則表示,購買佛照股份是歐司朗的競爭策略,稱歐司朗當初收購佛照的目的就是要限制佛照的發展,在中國市場少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是陰謀而已。”
佛照轉型之路成功了嗎?
實際上,佛山照明在與歐司朗聯姻后,逐漸開始轉型。
2015年7月15日,佛山照明發布2015年中期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0.76億元~1.13億元,同比下降40%~60%。
每日經濟新聞評論,“近年來謀求業務轉型升級較為成功的佛山照明一直保持凈利的連續增長,此次凈利潤下降令市場意外。”
資料顯示,佛山照明自2013年以來謀求轉型升級,對產品進行結構調整,逐漸加大LED產品所占比重,在業內堪稱成功轉型代表。佛山照明在一報告中稱,公司將緊抓LED照明全面替代性機遇,大力發展LED照明業務,除了在原來傳統光源、民用、辦公照明領域內發展外,在原來比較薄弱的商照領域也開發出了系列化產品,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歐司朗完成有關佛照的股份轉讓后,廣晟資產將入主佛照。佛山照明用11年時間,經歷從國資到合資再轉為國資的過程。再次回歸國資懷抱,“燈王”佛山照明是否迎來歲月靜好,也將是業內持續關注的焦點。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