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智造:LED行業五大風口在哪里?
摘要: 7月,廣東省政府發布了《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以下簡稱《廣東智造發展規劃》),該規劃是廣東省全面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規劃,被業內稱為廣東版的“中國制造2025”,也稱之為“廣東智造”。
7月,廣東省政府發布了《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以下簡稱《廣東智造發展規劃》),該規劃是廣東省全面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規劃,被業內稱為廣東版的“中國制造2025”,也稱之為“廣東智造”。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對于包括LED產業在內的新興制造業來說,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從政策層面預示著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方向一:智能化
既然是“廣東智造”,首當其沖的必然是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這里的智能化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制造智能化,二是產品智能化。關于制造智能化,《廣東智造發展規劃》提出:要“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圍繞全省電子電氣、輕工家電等重點行業需求,采取‘機器人應用’、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等形式,分類組織實施‘機器人應用’專項計劃”。要“發展智能裝備與系統”,“圍繞太陽能電池、LED制造,研發以MOCVD/PECVD為代表的成套裝備”。關于產品智能化,《廣東智造發展規劃》提出:要“提升工業產品智能化水平”、“提升家居產品智能化服務水平”,“重點發展智能控制燈具、個性設計紡織品等,推進輕工日用產品的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
從《廣東智造發展規劃》的以上表述看,未來在政策層面對LED產業的智能化發展一定有諸多的支持。LED產業智能化已經不是新鮮事,“智慧照明”、“可見光通信”早已是炙手可熱的概念,相信在“廣東智造”系列政策的強力推動下,這一進程將會進行的更加順利和快速。
方向二:信息化
關于信息化發展方向,《廣東智造發展規劃》提出:要“實施‘互聯網+制造業’行動計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融合試點,支持企業發展行業網絡協同制造,為制造企業提供技術、產品和業務撮合。推動制造企業開展O2O(線上線下)、柔性制造、大規模個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創新試點,促進由基于產品的傳統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費者個性需求的新模式轉變。充分發揮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研發、生產、營銷、管理等環節”。
LED產業當前已呈現出“互聯網+”的信息化發展態勢,隨著“廣東智造”對信息化的高度重視,在政策扶持和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的驅動下,信息化將會是LED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方向三:品質化
品質化即對產品質量和品牌的追求,無論是“中國制造”還是“廣東智造”,都強調改善我國制造業的原有形象,從根本上提升工業產品的品質。7月3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用5年時間,形成一批質量創新型領軍企業,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內領先、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國公司,打造一批品牌形象突出、創新平臺完備、質量水平一流的現代企業和產業集群”。在《廣東智造發展規劃》中,同樣提出要“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完善政策規劃體系和質量管理法律法規,推廣應用卓越績效等先進質量管理辦法和控制技術,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制定實施與國際接軌的制造業質量標準。推進區域品牌創建,打造區域品牌,推動一批重點骨干企業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
當前廣東LED產業界不乏有高質量的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際競爭中,我們仍然是以價格戰為主要的競爭手段。以“廣東智造”為契機,提升質量、樹立品牌,這將是廣東LED企業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