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企研發出“變色龍”LED路燈
摘要: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已成各界共識。與此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燎原之勢在各地蓬勃發展,創新成為其中最搶眼的風景。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已成各界共識。與此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燎原之勢在各地蓬勃發展,創新成為其中最搶眼的風景。
對重慶來說,通過創新釋放民智民力,可促使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助推本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更多“重慶創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身邊的創新故事”專欄,展示來自全市各行業、領域的創新故事及經驗、成就,敬請關注。

9月29日,九龍坡區陳家坪隧道,工作人員正在用手機軟件控制“變色龍”LED燈的顏色。
今年初,美國洛杉磯市政廳公布了一項計劃,將全市16萬盞LED路燈植入移動通信芯片。這些路燈“上網”后,市政人員利用電腦,可對單個路燈開關時間和亮度進行精準調控。
其實,類似的路燈管理方式,在重慶早已不是新鮮事。渝中區鵝嶺隧道、九龍坡區陳家坪隧道等地,兩年前就用上了重慶一家企業研發的“變色龍”LED路燈(互聯網+多色溫LED遠程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根據季節變化對燈光顏色和亮度進行遠程控制。
LED照明的“黃白光之爭”
一盞LED路燈,為什么需要多種顏色?這還得從城市照明領域持續多年的“黃白光之爭”說起。
2009年,重慶綠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蘇承勇看到這樣一則報道——
在LED路燈“十城萬盞”試點中,部分城市把主干道路燈換成了冷白光的LED燈,初始效果還不錯。但幾年后,主管部門連續接到市民投訴,說秋冬季節時冷白光LED燈照射下的路面顯得陰冷,影響出行。無奈之下,市政部門只好把高效節能的LED燈換成了能耗大的黃光高壓鈉燈。
在國外,冷白色LED路燈也因光線刺眼,引起不少爭議。如德國柏林、美國加州的居民,就曾強烈反對將路燈換成LED燈,理由是“原本入夜后黃色溫暖的路燈點綴了蜿蜒的山路,換上LED路燈后原有的浪漫詩意盡失,燈光‘慘白’得嚇人。”
其實,城市照明用黃光、白光不是絕對的。比如在炎熱的夏天,白色燈光會讓人覺得清涼;而在寒冷的冬天,暖黃色燈光會讓人感到溫暖。
“路燈耗電已占城市公共用電的40%,推廣節能燈具如LED燈是大勢所趨。”蘇承勇想,如果每盞LED燈的光線顏色能像“變色龍”那樣隨著季節變化,路燈照明的黃白光之爭就不復存在,如果還能順帶著解決霧霾天照明問題,LED路燈肯定比傳統的高壓鈉燈更具市場競爭力。
瞄準這一市場空間,2010年起,蘇承勇開始著手“變色龍”LED路燈的研發。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