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廠殺價動作減緩 臺系LED廠營收回升
摘要: LED族群經過上半年以來的照明殺價,以及背光景氣不佳,臺灣地區各廠改變策略因應,推出低成本的改款封裝或燈泡成品,近期已看到成效。再加上十一長假背光需求溫和成長,帶動東貝、隆達9月營收緩增。
LED族群經過上半年以來的照明殺價,以及背光景氣不佳,臺灣地區各廠改變策略因應,推出低成本的改款封裝或燈泡成品,近期已看到成效。再加上十一長假背光需求溫和成長,帶動東貝、隆達9月營收緩增。
封裝廠東貝9月營收5.5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8%,已連續兩個月成長。東貝表示,主要是國際大廠出清庫存燈泡的動作已暫告一段落,第三季之后,歐美照明客戶訂單陸續回籠,預料第四季來自照明的營收將成長三成左右。
東貝第三季營收來到15.6億元,仍較第二季22.3億元衰退不少,主要是受到今年以來美國市場燈泡殺價的沖擊。東貝上半年約有50%營收來自照明,過去兩年強攻美國燈泡市場,但今年上半年飛利浦在美推出兩顆五美元LED燈泡,下半年再推四顆9.9美元燈泡,導致各家LED廠來不及因應。
展望第四季,東貝表示,Q3已完成轉型,透過LED的光機電熱設計,降低成本,推出低價版燈泡進入市場,將可明顯提升燈泡銷售量。
垂直整合廠─隆達9月營收12.7億元,月增10.6%,也是連續兩個月回升。隆達表示,電視背光方面,8月開始有新客戶的新產品放量,9月延續溫和成長的趨勢。照明方面,隆達也推出改款的封裝產品,供客戶新版燈泡使用;另一方面隆達開發的COB及照明模組,拜歐洲市場之賜,9月出貨量亦有所提升。
隆達近期布局照明腳步積極,除與路燈廠賀喜及大股東美商科銳合作開發路燈,10月底也將赴香港秋季燈飾展,展出新一代平板燈及全系列照明模組產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