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分拆LED照明產業利多 歐美重心移至高利潤技術
摘要: 2014一2015年的LED產業發展上,歐美傳統LED照明大廠紛紛朝向高利潤技術發展。中國大陸產業鏈的崛起將會使產業邁入新的成熟期。亞洲廠商壓低生產成本,迫使像GE、歐司朗、飛利浦和科銳等歐美大廠專注高利潤事業群。GE的策略也顯示出公司企欲在物聯網以及智慧照明產業中搶得先機。
快速重點整理:
2014-2015年的LED產業發展上,歐美傳統LED照明大廠紛紛朝向高利潤技術發展。中國大陸產業鏈的崛起將會使產業邁入新的成熟期。亞洲廠商壓低生產成本,迫使像GE、歐司朗、飛利浦和科銳等歐美大廠專注高利潤事業群。GE的策略也顯示出公司企欲在物聯網以及智慧照明產業中搶得先機。
產業巨人調整腳步跟上時代
2014年,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以33億美元出售旗下的家電業務給瑞典公司依萊克斯(Electrolux),當時盛傳通用電氣也將拋售照明事業。但是GE否認會出售旗下具有百年歷史的照明事業。不過,GE在2015年10月7日宣布將分拆LED照明事業、太陽能和能源儲存科技到一個新成立的公司Current。
根據彭博社的一份報告,這個新創公司將能大幅提升營收,從現在的10億美元年營收,增加到一年營收50億美元。
GE的傳統照明事業有125年歷史,且自從1890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成立這間公司,傳統照明一直都是公司的重要事業群。1963年,紅光LED發明人尼克?何倫亞克(Nick Halonyak Jr.)克在GE的實驗室中成功發明紅光LED,使得GE成為LED產業的先鋒。何倫亞克的紅光LED研究為未來的藍光及白光LED奠下基礎。
近年來,全球的白熾燈泡從2005年由巴西和阿根廷開始,逐步淘汰并慢慢擴及全球,愛迪生所發明的燈泡時代畫上句點。全球各地政府都在最近幾年大力推行節能LED燈,包括歐司朗和GE也逐步停止傳統的白熾燈泡、鹵素燈和安定器(ballast)的生產。2015年8月底,GE流出一份內部備忘錄,通知員工將會終止部分傳統照明產品的生產,將重點放在LED和智能照明產品上。根據彭博社數據顯示,公司的LED營收在第二季激增77%,同時其他照明產品卻衰退7%。
然而LED照明產品營收激增也可能會誤導外界。LED產業的激烈價格戰讓許多公司備感壓力,因而調整公司策略。LEDinside資深分析師儲于超表示:“有鑒于LED照明和燈泡市場的激烈競爭,公司正在調適并找出一個與飛利浦等競爭者并駕齊驅的策略。”中國大陸LED照明大廠近年的崛起讓LED燈泡價格大幅下降,不例外的, LED燈管的價格也連同大幅下滑,上個月中國大陸的價格已經來到1.56美元。在美國市場,GE在2015年8月也猛打價格戰,推出一包三個的GE Bright Stik LED,售價僅需10美元的產品。
分拆LED照明產業利多 歐美重心轉移至高利潤技術
進入LED產業的新興大陸廠商也正在影響現有廠商市場上的活動。LEDinisde研究經理呂理舜表示:“GE正在逐漸失去對LED市場的掌控,將商業照明事業分拆到一個獨立公司將能為GE帶來更大的政府標案彈性。想要參與競標的廠商必須在當地貼牌或者與當地公司、工廠合資生產。”
比較GE和飛利浦現在的政策,會發現兩者皆朝向智慧照明發展。GE在2015年發布了3個新的LED燈泡產品,并且在2015年過去10個月中陸續推出關鍵的智能照明產品。而在居家照明應用的部分,2015年5月4日GE也推出可變換顏色、能與Apple的HomeKit兼容的照明產品。同一天,GE也發出聲明,公布與高通合作,發展室內定位系統,瞄準零售產業。就連GE的LED路燈都朝智慧路燈發展。這個月GE宣布與槍聲偵測系統ShotsSpotter簽訂合作備忘錄,發展能夠偵測槍擊、槍聲的路燈。
儲于超表示,GE最近宣布將會發展利潤更高、較少大陸廠商競爭的技術。中國大陸能源和環境政策以及政府補助使得太陽能和商業LED照明產業競爭白熱化。借由分拆太陽能和商用LED照明事業,GE將能夠更加專注于航天、健康以及油氣事業群。
這個決定也如實反映在2014-2015年的LED產業發展上,歐美傳統LED照明大廠紛紛朝向高利潤技術發展。以飛利浦為例,將LED組件事業群亮銳(Lumileds)和自動照明事業群獨立分拆,進而專注于高利潤的健康應用。德國大廠歐司朗也準備分拆傳統的安定器、燈具事業以及LED燈泡和照明方案等,以便專注發展特殊照明應用,如自動照明、LED芯片、LED組件和工業照明。就連美國的科銳(Cree)都重新將高利潤的功率(Power)和射頻(RF)事業群更名為Wolfspeed,并準備進行IPO公開募股。
GE在鞏固愛迪生所留下照明事業資產的同時,也持續進行調整。大陸產業鏈的崛起將會使產業邁入新的成熟期。亞洲廠商壓低生產成本,迫使像GE、歐司朗、飛利浦和科銳等歐美大廠專注高利潤事業群。GE的策略也顯示出公司企欲在物聯網以及智慧照明產業中搶得先機。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