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念到模式-照明燈飾企業營銷戰略戰術突圍
摘要: 上篇“照明燈飾中小企業營銷戰略戰術破局”我們已經提到了照明燈飾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五個方面的問題。那么如何破局,請看我們的破局戰略之一:從理念到模式。
上篇“照明燈飾中小企業營銷戰略戰術破局”我們已經提到了照明燈飾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五個方面的問題。那么如何破局,請看我們的破局戰略之一:從理念到模式。
一、照明燈飾老板經營理念的更新與升級。
燈飾照明行業的老板們,并不缺乏創新的精神,但是缺乏創新的動力。之所以如此,拋開客觀環境的原因,還是自身小富即安的守成思想作寵。
理念的更新與升級,就要求老板們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燈飾照明行業的老板們出于天生的商業頭腦與嗅覺,順勢而為,撈得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但是,企業的做大做強并不是靠老板一人之力的天賦與直覺,而是必須靠自己持之以恒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老板經營理念的合乎時宜、與時俱進。
二、摒棄家族化,以“天下之才”取“天下之財”。變“人治”為“法冶”,變“家庭式管理”為“人才化管理”。
中小民營企業要發展,需要一個穩定可靠并且忠誠的核心管理團隊。對于這個團隊成員要充分體現出他們自身的價值。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企業家必須研究團隊成員的需求,正確引導、滿足,才即能網絡住人才,又能留得住人才,企業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轉型和企業發展的團隊。而不是唯親是用,安排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來主導自己的企業。
三、從低端到高端,從貼牌到品牌的升級。
為了提高產品利潤率和增強產業話語權,企業可以從低附加值產品與服務向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從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升級。而傳統的貼牌型企業,如果不具備規模優勢或者核心技術優勢,其抗風險能力其實是比較低的。
此話說易行難。如何從低端到高端,從貼牌到品牌呢?這不是一兩句所能講的清清楚楚的。從低端到高端,從貼牌到品牌,需要企業有清晰的市場定位、明確的商業模式、一以貫之的執行力。
四、尋找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
在同質化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企業需要創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和商業模式。企業可以通過整合分析經營過程中的內外各要素、各環節,找到某一技術上的突破,或某一個環節上的改進,或是對原有模式的重組、創新,以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達到客戶價值最大化和持續盈利的目標。
當企業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來不斷調整和創新自己的商業模式,學會最優化整合資源,不斷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持續贏利、持續成功就是必然的。
比如:泛家居跨界整合一體模式;產供銷垂直生態鏈模式;廠家聯營公司模式;員工股份化模式;“四專型”代理模式;經銷商事業部模式等等。
五、模式創新:由渠道入手,做泛家居跨界整合。
目前泛家居業與燈飾(照明)業都面臨著產品功能、價格、質量日益趨同的問題,家具企業已開始與燈飾企業實現資源整合,這無疑會增強燈飾大店商家市場競爭的砝碼。山東亮美嘉是將燈飾大店與泛家居行業整合的成功典型。在他們的店內,經營燈飾、布藝、家具、飾品等多種家居用品,完成了與泛家居行業的嫁接。當前不少燈飾店內,都已經將燈飾(照明)產品與家具、飾品組合起來銷售,達到配套整合的效果。
從泛家居角度考慮,燈飾與家具、布藝、飾品等屬于聯系緊密的產業,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照明的光效與裝飾性越來越來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燈光的裝飾性與效果如何,只有在與泛家居產品的搭配中才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這無疑需要燈飾商家向泛家居領域嫁接。
泛家居的整合,也是照明行業的一次機會,特別是與品牌家具、陶瓷、衛浴等品類的異業整合。
一是可以利用異業整合進行產品的展示、推廣與銷售;二是利用這些品牌的強大的渠道實力(經銷商實力與隱性渠道實力),實現工程領域的銷售。從某種程度而言,陶瓷、衛浴的銷售模式幾乎與照明的渠道模式相同。
另外,泛家居連鎖店,比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在擴張,消費者在這種渠道往往是一站式采購。這正是照明(包括燈飾)行業的機會點。特別強調的是,這種連鎖渠道也有大客戶部與團購部,直接操作項目,或者隱性渠道,也是他們重點打造的競爭力。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