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設備老板:時刻保持警惕危機也是商機
摘要: 王鑫在東莞開的一家LED設備公司已經運營了好幾年,在前期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他們這代中小企業家并沒有真正地過苦日子。
雖然時不時聽到經濟情況不好的消息,80后王鑫沒有心思去關注這些,他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車上度過,四處挖掘新客戶,他只關注自己過得好不好。
王鑫在東莞開的一家LED設備公司已經運營了好幾年,在前期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他們這代中小企業家并沒有真正地過苦日子。“以前都是別人做什么,然后你跟著干就行。但現在不行了,現在要去思考怎么做差異化。”
今年開始,王鑫也開始琢磨著“雙腿走路”,從而降低倒閉風險。但是未來如何,該往哪走,他還看不清楚。“像開著飛機,突然沒有了導航,不知道該往哪走。”
開始琢磨“雙腿走路”
王鑫自嘲說,他的經歷就是“在最不好打工的時代,我打了工。在做不好做企業的時候,我做了企業。”
2008年給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一年,他在深圳打工的工廠因為一批產品不成熟,出不了貨,導致資金鏈斷裂,工廠宣告破產。公司拖欠他半年的薪水,最后他只拿到了1/3。
不過,幸運的是,他當時所在的工廠倒閉前正為佛山一家企業做一批設備,王鑫憑著跟佛山客戶的關系,拿下了那批訂單,自己出來創業。
然而,他的創業之路并非順暢。幾年前,他的工廠現金流出現了問題,甚至付不起工人工資。當時他拿著價值一兩百萬的房產去抵押,也只向銀行借來20萬元的貸款。“我們只能四處籌錢,但挺過來就好。”
2012年王鑫從合伙企業出來單干,開了現在這家做LED燈封裝自動化設備的工廠。
“今年燈肯定不好做,但相對而言,我們做設備的會好一點。”王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的LED燈具淡季在5月中旬就提前到來了,直至現在也未旺起來。目前很多LED廠商還在休整期,“我有個中山的客戶,8月份放假放到9月1日。上兩天班,9月3日又開始放,一放就放到國慶節。”
隨著東莞自動化的興起,王鑫公司今年的銷售量同比提高了30%左右,“去年行業是初期階段,今年是興旺階段。”
但在王鑫看來,設備也是最短命的。一個設備從市場空白到飽和可能就2~3年的過程。公司成立之時,做的是傳統的LED燈切面點膠機。今年LED燈行情不好,王鑫意識到,“傳統LED根本沒辦法做。”
瞄準LED“蠟燭燈”的市場前景后,王鑫開始著手研發適用該款“蠟燭燈”產品的自動化封裝設備,并實現量產銷售。
“之前我們基本都不用動腦筋的,有訂單來了就做。但是現在不能這樣干了。還要考慮這個東西能做多長時間,要動腦筋考慮往哪個方向轉。我們時時刻刻都保持著這種警惕,居安思危。”王鑫告訴記者。
有人倒閉也有人賺錢
王鑫認為,中國的中小企業之所以短命,主要是因為一個行業變革到沒辦法變革時便只能死掉。他開始意識到至少要發展雙產業,公司才能更健康。“今年開始,我覺得不能只做一個設備。”
去年他們剛開始做點膠機時,點膠機有30億元的市場份額,但后來市場規模縮小至3000萬元。“幾十家公司分,能分到多少?”
目前王鑫的工廠也起步做“蠟燭燈”的少量燈芯封裝業務。“就今年市場而言,這款燈泡的銷售占主流,燈芯是我們研發的。”
見慣了中小企業的關門倒閉,王鑫對此并不擔心。在他看來,危機就是商機。公司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有企業倒閉,也有很多公司賺錢。
“危機中抓緊機會就是商機,如果當年不是我打工的工廠倒閉,我也不可能接到佛山這家企業的訂單,一步步走到現在。”
除了涉足燈芯封裝外,王鑫還琢磨著涉足手機行業,“準備做些別的東西,進行業務創新。”
王鑫告訴記者,看不清未來,只能邊走邊做。
這也是另一位企業家廣東愛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樊友斌的迷茫,“2008年受國際形勢及政策的影響,當時市場遍地黃金,企業家有很多跨界投資的選擇,但是今年不一樣,我們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企業就像在開飛機時突然間沒了導航,不知道該往哪邊走。”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