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裝紅海之下 中小企業出路在哪?
摘要: 盡管今年LED整體行情并不算太好,卻擋不住國內LED封裝大廠擴張的步伐。國星光電上個月公告了公司兩筆設備購買訂單,欲加碼封裝業務。公告顯示,公司與先域微電子和ASM分別簽署了設備的采購合同,將購買引線鍵合機和高速管芯安放機。
盡管今年LED整體行情并不算太好,卻擋不住國內LED封裝大廠擴張的步伐。
國星光電上個月公告了公司兩筆設備購買訂單,欲加碼封裝業務。公告顯示,公司與先域微電子和ASM分別簽署了設備的采購合同,將購買引線鍵合機和高速管芯安放機。
國星光電副總經理李程表示,雖然目前市場略顯疲弱,但預計第四季度到明年的市場行情會整體向好。在這個時間點引入相關設備,有利于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公司整體市場競爭力。
無獨有偶,鴻利光電也在上個月公告,募集7億元資金擴充SMD LED等建設項目。另外,公司投資10億在江西南昌建設LED產業基地,大力推廣COB,目前已有4條全自動生產線,在今年內將擴至8條。
事實上,整體今年LED封裝廠的日子并不好過,價格下降也頗為嚴重。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調研了解,2015年上半年,中國LED封裝器件多數產品價格下滑幅度超過50%,國際LED封裝大廠產品價格亦下滑超過20%。GGII認為,中國LED封裝行業已進入競爭淘汰期,并購潮倒閉潮陸續到來。
在市場環境正走向疲弱的背景下,封裝大廠紛紛擴張意欲幾何?
斯邁得營銷總監張路華表示,擴產似乎是封裝廠今年都在做的一件事,公司也不例外,“擴產意味著規模化生產,量大且穩定,跟供應商才會有充分的議價權,也能在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上有所降低。”
那么問題來了,大廠擴產之后,中小封裝廠的出路何在?
LED中小封裝企業存在的一個共性就是“亂”,即存在無序、同質化競爭,市場不規范等現象,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梯次已基本形成,行業理性的發展時期已經到來,市場淘汰正在加速進行。
作為中型封裝企業代表之一的格天光電,也感受到這樣的變化。
格天光電董事鄭先濤認為,低成本一直是終端客戶的重要訴求,封裝企業通過與供應鏈企業合作,為其提供最優化、低成本高品質的方案,或許是中小型企業將選擇的道路。
鄭先濤透露,近期公司與散熱器企業瑞德桑合作,整合雙方優勢,推出一體化封裝產品,即將封裝器件直接連接散熱器,通過將LED晶元直接封裝在相變散熱器的取熱面上,縮短散熱路徑、降低熱阻。省去了打孔環節與人工成本,另外產品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這款產品我們將定位于終端工程商,省去他們組裝的很多環節,成本也更低。”鄭先濤表示。
另外,晶瑞光電研發副總張智聰告訴高工LED,公司通過調研燈具廠商反應,其很直接的要求就是看重性價比,因此明年的LED封裝器件價格還會下降。
而對于封裝企業未來的發展出路,張智聰也坦言,未來不排除會與供應鏈企業合作的可能,“要保障市場占有率,必須把提升產品價值放在首位,與供應鏈企業合作優化產品方案,不失為很好的選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